長城網訊(記者李紅霞 通訊員劉天)保定市指定的新型冠狀病毒定點收治“主戰場”——保定市人民醫院的門診四樓,有一座神秘的“堡壘”。它不為大眾所知,平日里一扇緊閉的窗、一個門鈴于靜默中透露著它的威嚴!這里,就是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給一線醫護們“排雷”的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在此次疫情中保定市人民醫院是保定市市級首家承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醫院。接到任務后,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曹明迅速著手籌劃實驗室建設!從完善實驗室條件、調配人員到組建檢測團隊等工作,他們僅用時一周的時間就將原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順利的擴建成為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實驗室。
如果說我們現在打的是一場“看不見敵人的”戰爭,那么核酸實驗室絕對是這場戰役中名副其實的“排雷兵”!要知道病毒核酸檢測可是新冠肺炎確診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有了它,就能大大提高診斷效率!它的實驗結果既能及時排除疑似病例,也為確診的患者和醫生明確治療方向。可以說,它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最有力的技術支撐。
核酸實驗流程包括試劑配制、核酸提取、核酸擴增、核酸檢測、報告分析等環節。尤其是病毒核酸的提取更是整個過程最為危險、也是最關鍵的環節!它需要嚴格在生物安全柜中進行,以防止含有病毒的氣溶膠溢出,一旦處理不當,檢測人員就會被病毒感染。
面對這個離病毒最近的崗位,為了保護同伴們的安全、規避風險,曾在2003年親赴“抗非”第一線的實驗室主任曹明主動挑起核酸提取這個環節的重擔!他對大家說:“兄弟姐妹們別緊張,大家都做好個人防護。我有充分的防護經驗,我還是你們的領頭人,所以站在最前沿的必須是我。”實驗 室副主任王凱翔也主動請纓:“我是黨員,也算我一個!”
曹明和王凱翔緊張作業中的背影。吳勇超 攝
照片中這個十來平米的實驗室其實存在極高風險,檢測人員需采取生物安全三級個人防護,穿戴連體防護服、護目鏡、防護面罩、N95口罩等,從頭到腳都是密閉的!是不是每個人都像穿上“鎧甲”的戰士?可是,穿著這身“裝備”去連續工作4-6小時,有時甚至是8小時,那滋味兒可不是好受的!里面的衣服基本全部濕透,人的呼吸也變得急促,眼罩全是霧氣,嘴唇也都干得起了皮......尤其是他們操作的6個小時的核酸提取過程,它要求檢測人員必須全神貫注,不能有任何差池,但身上的防護服又會干擾他們行動,無法下蹲,無法用鼻子呼吸,無法上廁所......這其間的辛苦可想而知啊!但實驗室的每一位成員都深知防護裝備的緊缺現狀,為了避免浪費時間和防護裝備他們都會盡量控制飲水。
也正是為了在這關鍵時刻充分發揮實驗室的關鍵節點作用,為了保證疑似樣本得到及時檢測,實驗室人員自領命之日起就再沒休過假。作為實驗室主任兼支部書記的曹明,他從疫情開始就每天吃住在了醫院。為了能早日開展新冠病毒的核酸檢驗,他每天穿梭在辦公樓和門診樓之間。
實驗室核酸檢測項目開展后,他更是沖鋒在前,做了逆行中離“病毒”最近的那個人!實驗室副主任王凱翔,自妻子病逝后就一個人拉扯兩個年幼的孩子,還要照顧三位老人。這次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也不能回家探望親人,只能把心中對一家老小的牽掛和擔憂壓下,舍小家、為大家,毅然決然地投入到了防控工作中去。為了確保核酸檢測實驗室生物安全和檢驗結果符合標準,在項目啟用前的物資儲備、個人防護、模擬檢測、污物處理等環節的規范化培訓都是由他全權負責的。
實驗室工作人員張明躍,由于身體原因本可不必參與病毒核酸檢測,但身為黨員的他說:“放心吧,我會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完成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榮使命的。”還有劉靜、劉天、張楠、吳永超,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吧!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火眼金睛、心細如發,才有了一份份詳實的資料、一組組精準的數據,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正是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這一群堅守“火線”的“排雷兵”們,人民群眾才有了更大的安全保證。我們堅信,這場戰役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