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熱愛林業
高標準完成造林100余萬株
產生上千萬元價值
他帶領夕陽紅造林隊在“石頭山上種樹”
用“繡花功夫”染綠座座荒山
他是“石頭山上種樹”的楊喜慶
從“一竅不通”到“種樹能手”
楊喜慶,涉縣偏店鄉楊家寨村人,是當地家喻戶曉的“老樹癡”。1971年,22歲的楊喜慶成為偏店鄉的一名林業技術員,從此與種樹結下了“不解之緣”。
參加工作之初,他對種樹一竅不通,就主動跟老前輩學,一有機會就參加培訓班。開荒種樹,又苦又累,楊喜慶從沒想過要退縮,總是爭著上、搶著干……幾十年的“上山開荒”,從選苗、栽植到管護的各個環節,他不僅積累了豐富的造林知識,還一躍成為當地的“種樹能手”。
周邊的村民和同事紛紛跑來請教,楊喜慶毫不隱瞞,把所掌握的技術全無保留地教給他們,還培養了很多技術人才。
從事綠化工作40年來,楊喜慶勤鉆研、擅總結。他結合涉縣的自然條件,整理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造林方法。楊喜慶帶領著團隊成員,成為涉縣造林綠化工作的“領頭雁”。
退而不休造林成典范
2009年退休后,楊喜慶更“愚”了——他退而不休,繼續上山“種樹”。兒子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留點綠水青山給子孫后代,不也是為了咱家鄉好嗎?”老楊的執念最終得到了理解。
和多年一起種樹的老友、村里的退休干部一合計,老楊帶頭成立了鑫盛生態造林公司。因公司成員平均年齡在65歲左右,他們又被稱為“夕陽紅造林隊”。
楊喜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石灰巖山地造林技術,在鳳凰山開啟了太行山區裸巖造林。2016年春,他帶領造林隊伍,在鳳凰山陽坡1000余畝的裸巖區,利用鋼釬、鐵錘、鐵撬、油鉆等工具,鑿石開穴、低水高調、客土造林,硬生生在裸巖區打造出高標準的生態景觀林,成為河北省太行山區生態景觀林示范工程。
他總結經驗、精益求精,高標準完成造林近百萬株,產生價值上千萬元,不僅改善了縣域生態環境,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在2013年邯鄲市太行山區“三線”生態綠廊涉縣段綠化工程中,他帶領隊伍在偏店鄉白玉嶺和井店鎮臺南、臺西村等地段完成1400余畝大苗造林任務,栽植側柏、山桃、山杏、黃櫨等樹種14萬余株,造林標準高、質量好,成為大苗造林的典范。
憑著“愚”勁兒荒山植綠
涉縣位于太行山深處,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稱,境內山嶺縱橫,石厚土薄,造林十分困難。據資料顯示,建國之初,涉縣的森林覆蓋率僅有2%,水土流失極其嚴重。
老楊憑著“愚”勁兒,和他的造林隊“征服”了一座座荒山,植出一片片蔥郁。
荒山上種樹難,把樹種活更難。老楊對種樹要求十分嚴格:刨坑、圍板、客土、栽樹、澆水、管理……每一步都不能少、不能敷衍,不達標就返工。
北方的冬天格外寒冷,對于許多種樹人來說,是難得的休息時間。但是在老楊的眼里,一年四季都是他種樹的時節。
為加快造林進度,老楊開展了冬季大苗造林試驗,通過涂抹防凍液、添加生根劑、塑料膜保溫、層級抽水等方法,相繼克服了防寒植苗、冬水灌溉、開春保苗等一系列難題,并探索出大坑大水大苗和多樹種混植等造林新經驗,實現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林,多彩造林。
為保障工程進度,老楊一年四季吃住在山上。住帳篷、啃干糧,每天早出晚歸,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
“啃”掉“硬骨頭”繡綠鳳凰山
位于涉縣縣城西部的鳳凰山總面積近10000畝,其中3000畝裸巖密布、坡陡缺土、石質堅硬,成為造林“硬骨頭”地區,嚇跑了很多工程隊。
“我來干!”老楊不僅“愚”,還有一股闖勁兒。
2016年,老楊主動請纓,帶領“夕陽紅造林隊”承擔了鳳凰山裸巖造林任務。峭壁難攀,他們從腰間系上繩子懸空而下鑿石挖坑,再用石片壘出魚鱗坑;沒有土,他們就架起卷揚機卷土上山;沒有水,他們就在山頂用沙袋壘砌蓄水池,再用三四個水泵接力抽水上山;山路崎嶇,樹苗都是靠人工一棵一棵扛上去……憑借著探索的精神和不服輸的干勁兒,老楊和“夕陽紅造林隊”一舉攻克了造林難題,使鳳凰山成為了太行山石質山地生態景觀林建設的典范。
“我要把樹一直種下去”
老楊種樹不圖名不求利,僅有的每畝4000元的國家補助資金,除了保障隊員的基本工資,剩下的每分錢都力求用在種樹上。“一輩子就干了一件事,只想著把它干好就行了。”他說。
在老楊的感召下,造林隊從最初的1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600多人。今年64歲的西崗村民李楊全,從造林隊成立伊始就加入了隊伍。他說,“老楊種樹踏實、認真。跟著老楊干,我們心里踏實。”
近五十年來,老楊和他的團隊栽植的樹已達500余萬株。據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測算,僅楊喜慶的造林隊種植的4.5萬畝側柏一項,每年產的種子價值就達540萬元,生成木材價值達89.1億元,產生的生態效益更是無法估量。
“涉縣是山區縣,需要綠化的地方有很多,我雖然累,但很充實。”登上鳳凰山頂,古稀之年的老楊,步伐仍然穩健,氣勢依然豪邁:“一座座青山就是一個個綠色銀行,我要把樹一直種下去。”
小編手記:
50年
風里來雨里去
50年
一把汗一把泥
只為讓家鄉3萬畝荒山綠起來
他眼角的皺紋多了
山上的綠色也多了
七旬老人
用奉獻書寫詩畫邯鄲
用生命繪就綠色太行
向你致敬
太行山里的種樹“愚公”
(據新華社、邯鄲發布、河北日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