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匡亞明,為人熟知的是他對當代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的重要貢獻,不僅是吉林大學的重要奠基人,并曾兩度出任南京大學校長。但是,關于其在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上的付出與戰斗卻鮮少有人知道。
直到在《匡亞明紀念文集》中看到由原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羅青長撰寫的文章《深切緬懷隱蔽戰線的老前輩匡亞明同志》時,我們才知道匡亞明原來是“曾在周恩來、陳云等同志領導下工作過的我黨隱蔽戰線上的老前輩之一”。
四次被捕,兩次判刑
1927年7月,國民黨在武漢的汪精衛集團公開反抗革命,大肆捕殺中國共產黨人,開展“清黨”運動,國共內戰一觸即發。從1927年到1937年,國共兩黨除了正面交鋒外,更為激烈的還是隱蔽戰線的較量。其中,上海作為中共白區工作和隱蔽戰線工作的主戰場之一,長期被籠罩于“白色恐怖”之下,革命斗爭環境極端險惡。
彼時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委員和團閘北區委書記的匡亞明面對江蘇省委要求上海和南京等地舉行工人暴動的提議,立場堅定地表示反對無準備無群眾基礎的罷工和暴動。他的態度引起江蘇團省委某些左傾主義者的懷疑,被認為是“叛徒”??飦喢髟貞洠爱敃r處境很危險,白天出去,不曉得晚上能不能回來”。
據相關資料記載,當時中央特科紅隊隊員的子彈從匡亞明的口中射入,正中他的門牙,因距離較遠,他才險險地保住一條命。聞訊尋到醫院的國民黨特務在頻頻挑撥離間失敗后,就派出三班倒的特務守在病房門口監視他??飦喢鲗Υ吮憩F得很冷靜,也很堅定:“誤傷也是我們共產黨內部的事情,決不受敵人挑撥,決不向反革命投降!”
匡亞明后來回憶道,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時期,“我被捕共四次,兩次判了刑,兩次沒有證據,保釋了。”
解決組織問題
1937年,隨著國共統一戰線的建立,匡亞明輾轉來到山東根據地,根據山東分局的指示,領導創辦了《大眾日報》。1939年秋,作為非七大代表,匡亞明隨山東七大代表團西去延安解決自己的組織問題。
經過一年多的跋涉,匡亞明一到延安,就去中央組織部報到,說明情況。部長陳云派干部科科長王鶴壽與匡亞明談話,把他的歷史問題一一列出來,逐個進行調查并取得證明材料。經過反復調查分析后,中央組織部得出了由陳云和李富春共同簽署的結論:確認匡亞明是經過艱苦工作和監獄斗爭考驗的好同志,恢復其1926年以來的黨齡,分配到中央情報部工作,任部長康生的秘書兼第四室副主任。
投身隱蔽戰線
隱蔽戰線上的工作不僅包括像《潛伏》中余則成那樣潛伏在敵人心臟歷艱犯險地搜集情報,還包括了身在后方從浩如煙海的公開材料中抽絲剝繭地尋找有用的信息??飦喢黝I導的第四室——政治研究室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強對于歷史、環境、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具體情況的調查研究,為革命提供有效信息。
匡亞明在四室工作期間編寫了一套“什么是”系列教育叢書,有十幾本,比如“什么是三青團”,“什么是軍統、中統”,“什么是CC復興社”,“什么是閻錫山犧盟會”等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澄清了大家的一些模糊認識。比如在《什么是CC復興社》中,匡亞明經研究認為,它是由國民黨派生出來的黨內派系組織,他們也進行情報、偵察、反共等活動,但不等于就是特務機關,是黨派問題,不是特務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他在《解放日報》上著文《論調查研究工作的性質和作用》,將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進行了思想上的總結和理論上的提升,認為調查研究是決定革命行動的依據。
在隱蔽戰線的工作中,匡亞明既經歷過極端險惡環境中的被懷疑和不信任,甚至是被捕入獄、遭受酷刑;也歷經過研究室里的案牘枯燥。與無數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一樣,他堅貞不屈,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氣節,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