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人員在檢測相關指標。毛延鋒 攝
長城網訊(記者 張青果 通訊員 毛延鋒)近日,由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主持起草的省地方標準《農村民用醇基燃料清潔取暖、炊事通用技術要求》通過了河北省發改委組織的專家審定。該標準對農村民用醇基燃料清潔取暖、炊事用醇基燃料、醇基燃料民用燃器具、戶內安裝與施工、醇基燃料的存儲、運輸與配送、安全運營與維護等方面進行了“全鏈條”規范,將為市場監管提供依據,規范產業發展、保障取暖安全,助推京津冀冬季清潔取暖戰略的實施,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醇基燃料是以甲醇為主要原料生產的液體燃料,排放以水與二氧化碳為主,是京津冀大力推廣的環保潔凈能源。醇基燃料中的甲醇含量與其燃燒效率息息相關,總硫含量與其腐蝕性和大氣污染息息相關。據相關專家介紹,京津冀地區燃煤污染對PM2.5年均濃度貢獻率高達50%以上,截至2018年底,全省農村累計完成清潔取暖改造535.1萬戶,其中氣代煤447.2萬戶、電代煤58.5萬戶,其他新型取暖29.4萬戶。其中,其他新型取暖方式主要是以醇基燃料替代傳統能源。2019年和2020年河北省取暖改造任務還有540萬戶,推廣新型取暖方式勢在必行。但是目前國內市場該類型產品魚龍混雜,受專業技術限制,很多產品及配套設施建立不完善。同時市場還存在大量傳統設備改造,這些設備除燃燒不徹底、增加使用成本、不夠環保節能之外,還存在安全隱患,甚至有報廢的風險。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工業生產和個人業主使用醇基燃料的積極性。
為助力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河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專門抽調煤炭、油品、醇基燃料等相關領域的技術專家開展檢驗檢測和科研攻關。該院曾圍繞“煤改電”起草省地方標準《蓄熱式電供暖機組(設備)熱性能試驗方法》,自主研發“采暖爐熱性能綜合測量儀”和“散煤智能快速取樣站”。圍繞“煤改醇基燃料”,先后主持起草《醇基燃料中甲醇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紅外光譜法》《醇基燃料中總硫含量的測定紫外熒光法》和《農村民用醇基燃料清潔取暖、炊事通用技術要求》。系列標準的出臺和科研成果的取得,將進一步規范和提升產業發展,為民生工程提供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