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省長許勤到省博物院調研文創產業和旅游商品開發工作,檢查2019河北文創精品展籌備情況。他強調,要瞄準消費升級,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挖掘文化和旅游資源,開發優質文旅產品,提高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水平,加快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
7月4日,省長許勤到省博物院調研文創產業和旅游商品開發工作,檢查2019河北文創精品展籌備情況。這是許勤在展廳考察,仔細詢問展品設計、生產和銷售情況。河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宇光 攝
在2019河北文創精品展上,雄安新區蘆葦畫、邯鄲磁州窯茶具、承德滕氏布糊畫、衡水鼻煙壺、滄州石影雕、定州緙絲藝術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構思巧妙、工藝精湛;省博物院開發設計的“孩兒垂釣”香器、四龍四鳳銅方案花紋圍巾、漢代絹紋針線包等展品在全國大賽中獲獎;集中展示的1600余種冰箱貼涵蓋旅游勝地、民俗文化、非遺元素、冬奧會籌辦等題材,既是“小產品、大產業”的縮影,又成為展現河北形象、宣傳河北文化的重要載體。
2019河北文創精品展雄安展區展品示例。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供圖
這是河北省文化、科技、旅游等深度融合發展的成果,將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文創商品和傳統手工藝品聚合在一起,通過技術的革新和傳播方式的變革呈現出來。徜徉其中的觀賞者,一邊欣賞藝術的多姿多彩,一邊領略文物的歷史神韻,美好撲面而來。
如果說旅游業是釋放綠色經濟新動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文創和旅游商品是文旅融合發展的有效載體,那么,博物館就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客廳”,滿足公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更是在推動傳統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孩兒垂釣熏香盤。資料圖
近年來,古老的故宮并未像它的年歲一樣漸漸老去,反而綠葉萌新,逐漸變成了“網紅”一般的存在。綜觀那些“爆款”,夠專業的內容、接地氣的策劃、高水準的制作是一貫風格,也正是這種嚴謹而風趣的方式,最終實現了文化的傳播與再生,贏得了粉絲,占據了市場。
故宮文創熱的背后,蘊含著大眾對歷史以及傳統文化的興趣和需求。這也提醒著我們,文旅產業潛力巨大,與時俱進地進行改革創新,跟上時代和市場,就能夠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磁州窯。河北博物院/供圖(資料圖)
河北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源遠流長,文物古跡眾多,民間藝術豐富多彩,這是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優勢。如果能夠不斷挖掘,不斷進行創意,不斷創造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旅產品,將傳統文化變成我們取之不盡的寶藏,必定會為加快文化和旅游強省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對此,許勤指出,要堅持市場化思維,逐縣、逐景區梳理我省文旅資源,緊跟市場需求變化,將文化內涵融入產品設計開發,以小產品撬動大產業。要突出創新創意,提升產品設計水平,研發生產有內涵、有特色、有品位的文旅產品。
此外,如何讓產品“走出去”是文旅融合后一個重要課題。對于河北省來說,利用5·18經洽會、旅發大會等平臺,推介河北文旅資源,是叫響河北文旅品牌的好時機。也只有積極地“走出去”,才能讓那些寶藏再度發揚光大,加快形成新時代河北對外開放新格局。
漢代絹紋針線包。資料圖
當前,繼故宮之后,各大博物館紛紛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創意,力求突破,但必須認識到,文旅產品貴在創新、重在品質,僅靠一點趣味和噱頭是行不通的。
要想讓產品在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就要堅持以質取勝,建立完善文創和旅游商品生產標準和認證體系,引導企業在各環節精益求精,以優質產品提升供給質量、優化供給結構。
讓文旅產品“活起來”,讓更多人愛上傳統文化,文旅產業大有可為。(蘆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