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革命紀念地平山縣西柏坡,總能打開紅色新聞記憶,探尋到一段段紅色新聞淵源:
1948年6月15日,人民日報在距離西柏坡30多公里的里莊村創(chuàng)刊,當時刊登的重要社論、重要消息幾乎都來自西柏坡;
1948年5月,新華社總社隨黨中央進駐平山,1948年10月,抽調(diào)精干力量組成的總編室留在西柏坡工作。同時,陜北新華廣播電臺也遷到平山;
1948年5月,著名攝影家沙飛創(chuàng)刊的晉察冀畫報與晉冀魯豫人民畫報在平山合并成立華北畫報,新中國成立后更名為解放軍畫報;
1948年7月,新大眾報遷至平山縣改版發(fā)行,1950年成為全國百萬產(chǎn)業(yè)工人所熟悉的工人日報;
1948年12月,中國青年雜志在西柏坡附近的夾峪村復(fù)刊;
……
歷史見證,西柏坡是新中國新聞事業(yè)的搖籃。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西柏坡成為一個值得特別紀念的地方。這里有老一輩新聞工作者艱苦奮斗的難忘歲月,有一代代后來者接力奮斗、賡續(xù)前行的紅色傳承。穿越歷史時空,人們感受到的是對于今天和未來的深刻昭示。
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
從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大門,向東沿小路前行不遠,就來到劉少奇同志故居。陽光和煦,春風送暖,院里的杏花開了。
“這里其實就是當年‘中央大院里的新華社’,離毛澤東、周恩來等領(lǐng)導(dǎo)人的住處只有一二百米。”3月22日上午,西柏坡紀念館講解員彭麗熟練地為游客講述著一段紅色新聞故事。
中央進駐西柏坡后,新華社也自太行北上,總部設(shè)在西柏坡附近的陳家峪村。當時的新華社集通訊社、中央機關(guān)報和廣播電臺三種職能于一身,先后在陳家峪、韓家峪、蓋家峪、胡家莊等11個村安設(shè)了編輯部。
“‘中央大院里的新華社’,也就是由新華社部分業(yè)務(wù)骨干組成的總編室。”據(jù)彭麗講述,總編室根據(jù)各地分社和前線分社的來稿,編寫新聞和評論,就近接受黨中央的日常指導(dǎo)。范長江、陳克寒、石西民、梅益、吳冷西等一批優(yōu)秀的新聞工作者,都曾在這里工作過。
“從瑞金到延安,從西柏坡到北京,新華社始終緊緊跟隨黨中央,在黨中央的直接領(lǐng)導(dǎo)下展開工作,是黨中央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喉舌’‘耳目’。”多年研究西柏坡紅色歷史的西柏坡紀念館研究部主任康彥新說。
為西柏坡寫下“中國命運定于此村”的新華社原社長朱穆之,當年在總編室負責編發(fā)軍事稿件。曾訪問過朱穆之的康彥新回憶,2006年,朱老重返西柏坡時就曾特別提到,三大戰(zhàn)役期間,毛主席為新華社撰寫和修改的評論、述評、廣播稿和消息等多達17篇,大家都爭先誦讀,無不拍手稱贊,其中不少已成為新聞經(jīng)典。尤其是毛主席接連寫下的《蔣傅軍妄圖突擊石家莊》等4篇“雄文”,嚇退了國民黨20萬大軍。
“面對戰(zhàn)火鎮(zhèn)定自若,直面艱險百折不撓。當年的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宣傳陣地,深入宣傳中共中央的政治主張和方針政策,全面報道華北解放區(qū)和全國革命發(fā)展形勢,為指導(dǎo)奪取人民解放戰(zhàn)爭全面勝利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康彥新說。
黨所指引的方向,就是新聞戰(zhàn)線前進的方向;黨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就是新聞工作者為之奮斗的事業(yè)。
今天的新華社河北分社院內(nèi),有一塊巨石,上面刻著紅色大字:“新華社要把地球管起來。”
“讓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的聲音,這是新華人的不舍初心。”新華社河北分社記者鞏志宏說,革命理想高于天。每一名新華人都要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學習新聞前輩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堅持更好地體察世情、國情、黨情、民情,更好地反映億萬人民的奮斗實踐,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從“中央要辦機關(guān)報”到“兩報會師里莊”,從“晉冀魯豫人民日報和晉察冀日報合并”到“人民日報里莊創(chuàng)刊”……里莊人民日報舊址展室內(nèi),一張張資料圖無聲講述著那段歷史。
“這是一張與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報紙。”人民日報社記者馬躍峰說,黨報姓黨、在黨言黨、為黨立言。70余年,人民日報與黨和人民風雨兼程、一路相伴。如何做到始終立于時代潮頭、引領(lǐng)風氣之先?新時代的黨報人,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自覺踐行“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緊跟總書記、緊跟黨中央,不斷增強“四力”,書寫好時代答卷。
最常叨念的是一碗掛面湯
斯是陋室,卻見證激情歲月。
“新華社總編室舊址于2006年恢復(fù)建成,三間正房坐北面南,是插嵌房。”站在門前,西柏坡紀念館研究部副主任史進平說。“東側(cè)是胡喬木夫婦的臥室,臥室內(nèi)有一土炕。西側(cè)是范長江、石西民等領(lǐng)導(dǎo)的辦公室。七八個人在中間屋辦公。朱穆之常常在嵌臺兒編稿子。當時,桌子就是當?shù)厝说拈T板兒加腿,沒有抽屜,椅子是農(nóng)村常見的屋凳、木墩。”
“當時,我軍前線捷報頻傳,每天要發(fā)許多戰(zhàn)報、軍事通訊和評論文章,從早8點一直忙到夜里12點。”史進平曾為舊址修復(fù)事宜采訪過許多老同志,他們最常叨念的是一碗掛面湯。
她介紹,總編室每天晚上要開評稿會,也被大家戲稱為“記者招待會”。時任總編輯胡喬木談對當日稿件的審閱意見,大至方針政策、小至標點符號,從主題思想到文字技巧、錯別字等都會一一點到,毫不留情。夜深人靜,身心疲勞至極,這時,食堂為大家加一頓清水掛面的夜餐,就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
“在戰(zhàn)爭最緊張的日子里,新華社記者活躍在各個戰(zhàn)場,不畏艱險、不懼犧牲,出生入死,在炮火硝煙的戰(zhàn)場上采訪報道,產(chǎn)生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及時充分地報道了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進程,記錄了人民英雄可歌可泣的戰(zhàn)斗業(yè)績。”史進平說。
“在西柏坡時期,‘紅色電波’從未中斷過,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彭麗告訴記者,為躲避空襲,陜北新華廣播電臺從平山遷到了井陘縣天戶村附近的窟隆峰播音,機房則藏在另一處天然大石窟內(nèi)。
在中央電臺舊址,彭麗常給游客講起這則故事——當時,播音室與編輯部相距40公里,山路險峻,中間還隔著一條滹沱河。有一次,因大雨漲水,連馬都不敢蹚河,為了不耽誤消息播報,新華社英語部副主任陳龍將稿件用油布包好捆在頭頂,泅渡過河,上岸后又一路快跑將稿件準時送達。
近幾年,史進平發(fā)現(xiàn),很多新聞單位把年輕記者入職、入黨的“第一課”選在了西柏坡,“看看老一輩新聞人工作生活的艱苦場景,聽聽他們的奮斗故事,這些年輕人會對如何成為合格的黨的新聞工作者有更深理解。”
用行動傳承精神,邁開雙腳走天下,田間地頭抓新聞。抗洪搶險,他們在長江堤壩與抗洪軍民并肩堅守;汶川抗震,他們與救援部隊一起向災(zāi)區(qū)挺進;脫貧攻堅,他們在最邊遠的村寨傾聽群眾心聲……把鏡頭和筆尖更多對準基層一線,總能收獲最精彩的故事、最真實的感動。
“今天,全國新聞媒體扎實開展增強‘四力’教育實踐,在西柏坡也能找到源頭。”史進平說,“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中提到,你們記者是要到各地去的,人民依靠你們把他們的呼聲、要求、困難、經(jīng)驗以至我們工作中的錯誤反映上來,變成新聞、通訊。如今聽來,仍不過時。”
里莊永遠是“娘家”
3月27日,走進平山縣里莊村的人民日報舊址大院,“人民日報從這里走來”9個大字撲面而來。
這張新中國第一張大報,當年就誕生于一座普通民舍,“八匹騾子就能拉走報社的全部家當”。創(chuàng)辦者是一群年輕的新聞工作者,李莊、于明、蕭航、蕭風、陳進勇、陳柏生……這些新中國新聞事業(yè)的開拓者,大都是在里莊村開始他們新聞生涯的。
67歲的里莊村民康貴起,負責舊址的安全保障等日常工作,小時候常聽老人說起當年創(chuàng)刊初期的事。
“聽說報社的同志沒地方住,村民們就把最好的房子讓出來。當年,鄧拓同志曾住在邢狗老家,社長張磐石住在李志安家,電臺設(shè)在李高生家,總電臺在康增祥家,總編輯室在康玉文家,揀字房在康紹光家。報社的印刷廠選在李祥妮家,東房印刷,南房裁紙,北房印成冊文件。李祥妮一家則搬到了另一戶人家去住。”
在里莊,很多人都知道這個事:“創(chuàng)刊初期人民日報發(fā)行4萬多份,從戰(zhàn)場繳獲的汽車發(fā)動機就是印報的動力來源,出了故障或燃油供應(yīng)不足,一些年輕小伙子就去‘搖把子’發(fā)電。力量小的搖不動就兩三個人輪流,個個滿頭大汗。”
雖然條件艱苦,但有了人民群眾的支持,人民日報編輯部每個人都不知疲倦,精神振奮,努力工作,房間的油燈總要亮到次日凌晨。
康貴起說,人民日報的工作人員在里莊的10個月,和鄉(xiāng)親們共同生活,相處融洽,除了本職工作外,還宣傳共產(chǎn)主義思想,鼓勵村民學文化,幫著村里辦夜校。為了讓不識字的村民聽到來自前方后方的好消息,就在村里架設(shè)起廣播,將報上的內(nèi)容播放給村民聽。
1949年3月,人民日報遷往北平。鄉(xiāng)親們涌上街頭,依依送別朝夕相處的新聞戰(zhàn)士,飽含深情地說:“里莊永遠是人民日報的‘娘家’”。如今,村里50多名黨員,大都自費訂了人民日報。除了學習,更多的是一份感情在里面。
依靠人民、為了人民,植根人民、不負人民。
深入基層一線體會百姓冷暖,在火熱社會生活中記錄時代變遷,采編播發(fā)“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精品佳作。馬躍峰說,今天的人民日報已經(jīng)不只是一張油墨印刷的報紙,而是一個擁有報網(wǎng)端微等10多種載體、400多個終端平臺,覆蓋用戶7.86億的“媒體方陣”。但堅持人民至上,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的使命擔當始終未變。
回望來路,重溫歷史,是為了更好出發(fā)。面對媒體格局深刻變化,能否主動邁開雙腳丈量大地,能否睜大雙眼敏銳洞察天下,能否積極開動腦筋深入思考,能否練就妙筆書寫偉大時代,是對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重要檢驗。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教誨,新一代黨的新聞工作者將汲取歷史營養(yǎng),弘揚奮斗精神,以腳力深入基層、以眼力明辨真?zhèn)巍⒁阅X力深入思考、以筆力呈現(xiàn)作品,真正擔負起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的神圣使命。
出發(fā)了!在現(xiàn)場,心里才有感動。在基層,眼中才有群眾。在路上,筆下才有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