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乍暖還寒,筆者在武安市淑村鎮礦山整治修復區看到的是一片新景和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花磚砌筑的梯田里新覆蓋上了松軟的黃土,剛栽的松、柏等樹苗迎風搖曳;人們忙碌著修筑游園、平整土地、栽樹澆水……曾經的廢棄礦山正在實現“美麗蝶變”。這是武安市大規模開展礦山生態整治修復的一個縮影。
過去因無序開采形成的采礦坑。周航攝
武安境內資源豐富,曾是全國58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和全國四大富鐵礦基地之一。上世紀90年代末,在采礦業發展最高峰時期,各類生產礦井一度達3000多口,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但是對礦區地質、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嚴重破壞。據統計,全市因采礦造成的廢渣尾礦壓占、植被破壞、土地塌陷面積近10萬畝,對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治理地質災害、恢復礦區地質生態環境,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還百姓青山綠水,成為當地政府和群眾的共同心聲。
工人們進行廢棄礦山地質環境生態恢復治理。周航攝
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統籌治理。遵循“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建則建”的原則,近年來,武安市先后啟動了49處露天礦山生態修復治理。2018年以來,爭取上級治理資金上億元,本地配套治理工程資金1.3億元。累計完成露天礦山生態修復2300多畝,植樹30萬棵、小鐵礦、小煤礦礦區專項整治面積12000多畝,恢復植被9000多畝,恢復耕地3000多畝,植樹80多萬棵,填充廢舊井筒300多眼,全市礦山地質生態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
武安市礦石鎮西石門村廢棄礦山被生態修復改造成為景色優美的隆阜山風景區。周航攝
多點發力,推動廢舊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督促轄區國有礦山企業落實礦區環境治理主體責任。對集體個體礦山企業,在生產的,做好治理保證金收繳,督促企業加快推進礦區治理或組織治理;礦權滅失、責任人難以澄清的,積極申報立項,組織開展工程治理。多元化籌措資金,采取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扶一點、鄉村集體投一點、政府補一點、群眾集一點的“四個一點”籌措模式,解決了治理資金不足的難題,促進了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原燕山鐵礦地質環境恢復后一角。周航攝
將淑村鎮兆華、通方、金葫蘆等7個集中連片的露天礦山治理區整合,高標設計治理。能開發成耕地的,采取取土墊地、砌筑梯田的方式,做到占補平衡。不能復墾的按照地形地勢順勢而造,進行綠化美化和景觀打造,將廢渣亂堆、溝壑縱橫的廢棄礦區治理成集種植、養殖、休閑、娛樂為一體景色優美、綠樹成蔭的旅游景區。
把原有的礦山廢棄地治理成山坡林地和可耕種的梯田。如西寺莊鄉中寨村北燕山鐵礦經過長達20年的開采,形成了大面積沉陷區,地表裂縫長達數百米,最寬處達2.2米,堆積的礦渣達58萬多立方米。該項目通過科學整治,累計完成土地修復710余畝,耕地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山坡地種植核桃、蘋果等果樹。玉米秸稈用于養牛場的青儲飼料,利用養殖場糞便生產沼氣,供附近近千戶村民的生活用氣,沼液、沼渣增加土壤肥力,探索出一條生態循環的發展之路,曾經的廢棄礦山變成了瓜果飄香的“世外桃源”。
原燕山鐵礦地質環境恢復中因地制宜建造的游園。周航攝
利用大型礦山遺存的大量廢棄礦渣對土地進行平整覆土,建設農耕用地,減少渣堆污染,控制水土流失。如西石門鐵礦生態恢復項目通過政府和企業合作開發、共同建設的方式,對舊礦進行了生態恢復和綜合整治,累計投資1.01億元,利用尾砂造田1050畝,植樹50.2萬株,綠化荒山3800畝,建成了集休閑、觀光、文化于一體的礦山公園,經國土資源部評審確認,成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礦山公園”。公園總面積占地6.5平方公里,設有礦業遺跡觀察區、地質環境治理成果區、生態養殖區和博物館區,濃縮了河北省鐵礦開采行業的勘察史、開采史,豐富了礦山旅游文化資源。(通訊員牛紀中、周航記者白增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