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在尚義三工地鎮縱橫交錯的村村通公路上,滿載著蔬菜的車輛絡繹不絕,將這里的蔬菜運往全國各地的蔬菜批發市場。
“咱們這里的蔬菜品種全、品質優,最主要的是村村都是蔬菜精品區。”劉面煥村蔬菜經紀人石志榮道出了大批外地商販選擇三工地鎮蔬菜的原因。
尚義縣三工地鎮具有得天獨厚的蔬菜種植優勢,全鎮共有耕地面積4.6萬畝,其中3萬畝是水澆地。此外,該區域地勢平坦、水源優質、土地肥沃等特點,適合種植諸如甘藍、娃娃菜、胡蘿卜、白蘿卜、芹菜等十余個品種的蔬菜。
“我家今年種白蘿卜260畝,賣了65萬元,全部走的是訂單,根本不愁賣。”三工地鎮王油坊村菜農張志平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王油坊村是該鎮白蘿卜主產區,多年的種植基礎、突出的技術優勢、科學的管理經驗使得該村成為生產白蘿卜的精品區,每年吸引著大批外地商販慕名而來。
“張活洼村有胡蘿卜、王二來村有娃娃菜、高家村有甘藍、王油坊村有白蘿卜、三工地村有芹菜、糖菜……”尚義縣三工地鎮黨委書記馮占勝介紹到,三工地鎮10個行政村全部種植蔬菜,且村村都有主打“精品菜”,形成了獨特的“一村一品”的區域種植模式。他欣喜地說道,今年全鎮蔬菜長勢很好,相比往年,價格也高,這便是得益于近幾年一直在推行的區域化、多元化、特色化蔬菜種植的結果。
三工地鎮蔬菜產業的發展也曾走過彎路。據介紹,最初發展蔬菜產業時,大部分農民由于沒有種植經驗,不懂市場規律,村村盲目大規模種植芹菜。導致市場供大于求,菜賤傷農。
為了打破蔬菜種植增產不增收的困局,尚義縣政府主動出擊,依照“政府引導、村民自主、提升檔次、打造精品”的原則,以三工地鎮為主戰場,積極發展“一村一品”區域種植模式。并利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每年組織農民到壽光等蔬菜基地培訓或學習先進的技術經驗,聘請相關的農業專家來進行技術指導,幫助農民掌握蔬菜種植方式等知識,同時積極推廣新型節水技術。
政府積極謀劃,做好“頂層設計”,成為了產業發展的“助推器”。今年,三工地鎮蔬菜種植的總面積為29617畝,到目前為止已實現了收入5923萬元。蔬菜產業已經成為三工地鎮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抓手,“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在三工地鎮已全面推開。
尚義縣副縣長張應紅說,如果在傳統種植模式上打轉,尚義縣的蔬菜產業便永遠沒有出路。三工地鎮“一村一品”建設是政府在立足區位稟賦、挖掘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和成功模板,值得借鑒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