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唐山訊(記者邢丁 金宗明?閆航 楊雨熹)8月25日,夏末的唐山暑氣未消,車間里的郭映言全神貫注地調試著嶄新的水下機器人。看著它們精準靈活地完成各種預設動作,郭映言難掩自豪的笑容。這個1989年出生的年輕人,是唐山高新區中信重工開誠智能公司工程師、水下機器人研發項目組組長。面對這些機器人,他有著慈父般的情感:“機器人就像是我的孩子,看到他們表現出色,我就倍兒驕傲!”
作為全國最大的特種機器人生產基地,開誠公司給了郭映言投身科研工作,實現個人價值的平臺。憑借執著的工匠精神,郭映言不斷鉆研技術,勇于創新超越,他研發的KC-ROVL300I水下機器人申請全國專利三項,軟件著作權一項。他個人也先后獲得河北省“能工巧匠”、唐山市“最美工匠”等榮譽稱號。他笑說,自己也就是比別人多了一股“擰”勁兒。
“覺得自己有兩個孩子,一個是襁褓中的兒子,一個是機器人”
“打造全國最大的特種機器人研制基地”,這條標語醒目地懸掛在開誠公司機器人生產車間,也刻在郭映言的心上。
2016年10月,郭映言開始負責水下機器人研發。為了完成這個項目,郭映言和伙伴們“五加二、白加黑”地拼搏。“白天忙工作,下班翻看專業書籍;有時候吃著飯,突然想到一個關鍵點,立馬擱下碗筷跑回實驗室;為了攻克難題,我們經常啃個燒餅繼續加班到第二天凌晨……”那時候郭映言的妻子已經懷孕三個多月了,本應好好照顧妻子的他,為了項目每天早出晚歸,甚至連一次產檢都沒陪妻子做過。“媳婦開玩笑說,產檢你不去就算了,生孩子的時候你想著去簽字哈。雖然是一句玩笑話,可我心里特別內疚。”
功夫不負有心人。6個月后,水下機器人樣機問世了。幾乎同時,郭映言的兒子也呱呱落地。“虧欠了家人,善待了工作,可能命運眷顧我這份‘擰’,才讓我這么幸福!”郭映言一時覺得自己有了兩個孩子,一個是襁褓中的兒子,一個是凝結自己和團隊心血的嶄新機器人。
“這款水下機器人長1.5米,重68千克。別看它個頭不算大,但干起活兒來可是一把好手!”郭映言驕傲地介紹著自己研發的KC-ROVL300I水下機器人。從設計理念到功能實現,這款機器人處于全國領先行列,銷往南方市場,在中石化水下管道檢測工作,以及全國消防救援、打撈搜救、市政橋梁橋墩檢測等領域立功無數。
創新科研這條路,要靠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
“科研創新在別人聽來也許是個高大上的概念,實際上每一項科研創新成果,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兒走出來的。”郭映言對科研工作的熱愛,對技術創新的熱情,讓他一路走得堅實且深遠。
郭映言與水下機器人的“親密接觸”,要追溯到2016年7月份。那時候,貴州省遵義市消防支隊的一臺美國進口的水下機器人無法開機,郭映言接到了維修任務。郭映言憑著一股擰勁兒,決定把唯一的一本英文使用手冊翻譯成中文。
為了實現這個大膽的想法,郭映言也是拼了:“其實我英語不算特別好,”郭映言靦腆地笑著說,“可能我比較肯用心,愿意付出精力吧。”面對滿是專業詞匯的使用手冊,他網購了好幾本專業字典,泡在圖書館查材料,甚至給自己的中學英語老師打了好幾次電話進行“場外求助”。“老師說,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我對待學習還是這么‘擰’。我知道老師其實是夸我呢。”郭映言笑著回憶。經歷半個多月點燈熬油的刻苦鉆研,他終于順利完成維修任務。
不依賴國外技術對進口機器人進行維修,這是水下機器人核心技術國產化的第一步。他說:“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一名熱血青年,就應該為國家的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匠心+堅守=大國工匠,這是郭映言堅信的成功等式
“工匠精神,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是一種全身投入的職業態度,是一種鍥而不舍的創新勁頭。”2018年4月17日,唐山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聯合舉辦了唐山市“時代楷模”和“最美工匠”發布廳活動。郭映言被授予“最美工匠”榮譽稱號。
未來,郭映言希望國產機器人不斷創新發展,勇攀高峰。他相信,開誠智能這個優秀的團隊會為國產機器人走向世界、走在世界前列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他也會為早日實現這個美好愿望不斷努力。
“在今天有很多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沒有揮霍青春,而是擼起袖子加油干,用青春與熱情融入這個充滿活力的新時代!”郭映言深有感觸地說,任何一家公司能夠順利完成企業轉型升級,都是依靠員工的忘我奉獻。“就是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企業在創新與奮斗,讓唐山由一個老牌的重工業城市,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走在突破創新、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