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精準扶貧的故事
就發生在美麗的拒馬河畔
1
美麗的拒馬河,卻拒絕了車馬
在我國北方太行山脈
與燕山山脈的交匯處
在北京房山十渡
和河北淶水野三坡的山谷間
沿著拒馬河畔
一路向東而歌
有座被大山環繞的小村莊
依舊過著淳樸寧靜的生活
她就是南峪村
她還有一個特別的名字
——麻麻花的山坡
這里漫山遍野
長著一種紫色的野菜——麻麻花
村民將她們采下曬干
做成一種餐食配料
入菜極香
蟄居在大山里的南峪村
村口有一條潺潺流淌的拒馬河
這是當地唯一一條不凍河
對待村民尤其溫柔
清粼粼也毫不湍急
每天清晨到日落
村民們絡繹到來
清洗衣服或蔬菜
從古至今
這條河
養活了祖祖輩輩的南峪村人
然而
很多人不知道
在清幽平靜的生活背后
還有一個沉重的現實
這里
曾是環首都地區典型的貧困村
2015年
南峪村有224戶656人
其中貧困戶59戶
貧困人口103人
全村貧困率達16%
村民年平均收入還不到2000元
雖然毗鄰景區、依山傍河
但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
鮮有人問津
村民們眼睜睜地看著一輛輛旅游大巴
過而不入
望而興嘆
村民們常說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
晴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村里的核桃、花椒等山貨
啥都賣不出去
這里的土地十分貧瘠
一個人還不到一畝地
600多村民僅依靠390多畝旱地
和養山羊維持生活
對山區生態破壞嚴重
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謀生
村里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兒童
在最困難的時候
連半斤大米
一家人都必須算計著吃
村民們常穿著打補丁的衣服
……
2
天生麗質,只待梳妝
從前的南峪村
有這么一座木橋:
每到夏天汛期
怕洪水沖得高
村民就得把這個橋拆了
把木頭橋梁豎起來
過了十月一
還得把這個橋建起來
村民對她又恨又愛
因為沒有了這座死去活來的橋
南峪村就變成一座真正的孤島
守著青山綠水
緊鄰著風景區
村民們的錢袋子卻是癟的
1998年就開始擔任南峪村
村支書的段春亭
立志要讓南峪村換個模樣
像愚公移山一樣
他說干就干
打井修路
封山禁牧
植樹造林
美化環境
南峪村的面貌逐年改善
從2003年開始到2012年
當年坑坑洼洼的土路
已經變成了長4.5公里
寬3米多的水泥路
可天有不測風云
路剛剛修好
村民們還沒來得及高興
2012年7月的那場暴雨
把水泥路全部沖毀
當時真的欲哭無淚
洪災過后
段春亭多方籌措資金
領著老百姓
用最短的時間
高標準完成了3000米進村公路的重建
事實證明
這是一條真正的致富路
讓酒香再也不怕巷子深
自助者有天助
2014年
張涿高速正式開通
南峪村與北京市區的車程
縮短到2個小時
作為張涿高速野三坡出口外的“第一村”
南峪村瞬間成為旅游黃金線路上
一個重要節點
2014年11月
中國扶貧基金會與中國三星
聯合啟動了“美麗鄉村—分享村莊”項目
南峪村就是被選中的項目村之一
發展方向就是做鄉村旅游
計劃用3年時間
將村子建成環境優美、生活富裕
活力煥發的旅游休閑度假村
憑借得天獨厚的旅游
和交通優勢
團結一心的干勁
南峪村在申報的5個縣22個村中
經過多輪PK
最終勝出
回憶起項目選拔的過程
老段仍激動不已:
自己當年是拿出了
“北京申辦奧運”的那種精神和勁頭
南峪村
一直有個美麗鄉村夢
今天終于要變成現實
3
留住鄉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
就是脫層皮掉塊肉
也要把這個項目做好
把大自然和祖輩留下的綠水青山
真正變成金山銀山
拿下項目之后
南峪村按照“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原則
將村里22套閑置房屋進行統一流轉
引入專業團隊運營
打造特色旅游民宿
稱她為
——麻麻花的山坡
村民們修了新橋
全面提升了村子整體環境
讓游客把南峪村當成一站
讓他們知道南峪村
能走進來
更走得進人心
為保持原貌
村民就地取材
每個符合改造標準的老房子
都有30歲以上的年齡
都是一段鄉愁故事
以前
這里住的是村民家里的老人
如今有的老人已經不在
有的開始隨兒女居住
房子逐漸閑置了下來
每一個被改造的老房子
都保留著自己獨一無二的房梁
任憑歲月雕琢
依舊巋然不動
歸于山中
隱在林間
翠林修竹間建起的民宿小院
還保留著鄉間老宅的舊石墻
就是為了讓游客找到鄉愁
找到老家的感覺
每一道菜品
都是正宗地道的本地食材
每個村民管家
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
哪道菜誰做得好
就以誰的做法為標準
這就是家的味道
每到雨季
南峪村格外動人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風淅淅,雨纖纖
每座小院
都被沖洗成了不同的樣子
漫山的稀奇植物
林間偶爾竄出來的松鼠
和它的朋友們
都是大山最熱情的禮物
像是誰不小心遺落的一幅山水彩墨畫
畫卷正慢慢展開
雨停后
當地的村民開始了日常的外出忙碌
或者隨意找一處地兒
咂摸幾口自己卷的旱煙
和鄰居閑談
落座窗前
小酌一壺
這個被野三坡群山環繞的小院子里
有著多少人追憶的故鄉情
院里的繡球也迎來最好的季節
滿是生機
它還有一個很文藝的名字“無盡夏”
暮色盡,雨漸停
燈光起,人安寧
有人曾寫下一首
《把最好的時光都趕往山坡上》:
俗事到此
最好的都草長鶯飛
時光趕往山坡
像最終日子的去處
我種兩棵樹
一棵朝向夜空
盛滿星辰
一棵朝向大地
收集雨水
裝一生的明亮
4
守一片青山,開一扇窗
基礎設施可以在短時間內
拔地而起
但在農村做好長遠扶貧
關鍵在于機制、在于民心
在中國扶貧基金會
和中國三星的幫助下
村子成立了鄉村旅游合作社
村民每人只花一元錢就能成為股東
按普通村民每人一股
貧困人口每人兩股的原則
將全部村民納入其中
年底拿分紅
以村里14位能人為骨干
以“三級聯動、五戶聯助”為管理模式
聘用10多名村民作為民宿管家
月均收入可達2500元左右
年均收入接近4萬
在2017年的分紅大會上
村民拿到了每人500元的分紅
貧困人口每人能拿1000元
這就是全村共享
培訓一人
脫貧一家
對村民管家進行技能培訓的背后
是精準扶貧的目的:
誰貧困就扶誰
而且授人以漁
讓人有尊嚴地脫貧
村莊資源盤活了——
當地的核桃等瓜果直供民宿
有了穩定銷路
豐收的果實不再讓人無奈
更不會爛在地里無人問津
內生動力激發了——
和游客們一起“回家”的
還有村里在外打工的年輕人
讓精準扶貧真正發揮了帶動作用
留得住鄉愁
看得見希望
中國扶貧基金會“麻麻花的山坡”
項目經理也堅持進行本地化招聘
常被村民們調侃為“坡長”的張曄
就是淶水縣人
去年剛結婚
平時常駐在南峪村里
他自己卻說:
我們這群人
就是村子的一根拐杖
項目可以很好地運營
村子不需要我們了
我們就可以撤出了
村民管家蔡景蘭阿姨
今年已經60歲了
30多年前
她嫁到南峪村
一直邊打工邊照顧家庭
20多年前
最開始打工的時候
蔡景蘭花了一個小時騎車
到野三坡景區給人刷漆
一天只掙了12塊錢
隨著年紀的增長
蔡阿姨的體力漸漸有些吃不消
家里的男人也不幸患了尿毒癥
每天要自己在家透析四次
阿姨有一兒一女
兒子在保定打工
女兒是盲人
在縣城從事盲人按摩
民宿管家的工作
給了她一次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也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現在蔡阿姨
每月收入至少2500元以上
不出家門口
三薪掙到手
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我不想當貧困戶
一定要自力更生
村支書段春亭說:
如今的南峪村
還有4戶9人為貧困人口
今年年底即可全部實現脫貧
分紅還能翻一番
守住了這片青山和綠水
也為生活打開了一扇窗
5
我們又做了一個決定
和昔日交通閉塞
資源匱乏的貧困村不同
如今的南峪村每一天都別樣美麗
一幢幢古樸雅致的農家小院
在蒼翠掩映下別有一番詩意
那些旖旎風光
景色秀美的山水
那些在林子深處
漸行漸遠的老房子
就這樣
脫貧脫出了一個“詩意老家”
這個故事就是精準扶貧四個字
最好的注解
來源:新華社
圖片:新華社(呂迅攝)、隱居鄉里、新浪圖片
合作: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