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張欣 王棋)“原來一年最多掙個萬八千,種了大棚以后,一年比一年好,現在每年純收入能達到七八萬呢!”“過去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路面就泥濘得沒法走,現在道路都是硬化路,生活得可舒坦哩!”……
提起村里這幾年的變化,臨西縣搖鞍鎮鄉修棗科村的村民們交口稱贊:“要不是村黨支部書記修華帶領我們種大棚,現在大家伙兒還過著靠天吃飯的日子呢,現在百姓富了、人心齊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民眼中的“好干部”修華究竟“好”在哪兒?把“一心為了村民富裕”當夢想的他究竟為百姓辦了哪些實事兒?近日,記者來到修棗科村,在修華身上找到了一名共產黨員精氣神的“四股勁兒”。
遇到蔬菜大棚種植難題,修華總會上網查閱相關資料。記者 張欣 攝
發展大棚種植 誓拔窮根的“拼勁兒”
2005年10月,修棗科村的村兩委班子散了,鄉黨委書記找到了當時在鄉財政所任會計的修華,想讓他回村當支書。然而,放棄公職,回村收拾“爛攤子”,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家人朋友都勸我別淌村里的渾水,過點消停日子比啥都強。”但憑著想帶領家鄉人民干番事業的熱情和期待,修華還是毅然回到了那個“生于斯長于斯”的修棗科村。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而這“頭把火”,修華就燒在了民意的反饋上。回村后,他反復找老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嘮家常、解民意,很快就跟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經了解得知,村里沒大矛盾,根上就是一個“窮”字,越窮越亂,越亂越窮。
找到了病根,就得對癥下藥,修華的“第二把火”燒在大棚菜種植的產業項目上。他自掏腰包,領著23名黨員和村民代表到山東壽光學習。回來后人人都說好,就是不敢種。修華說,上世紀90年代,村民曾經大面積種植過大棚,最后以慘敗收場,所以現在人人“談棚色變”,只有讓大伙兒看到種菜帶來的“真金白銀”,才會心服口服地跟著走。“2008年,我拿出了所有積蓄,請來了壽光的技術員,帶頭建了3個大棚。一茬下來,每個棚就賺5萬多。村民一看行,第二年一下子建起了28個棚。”修華說,這個事對他觸動很大,“當支書,既要想在前,又要千在先,才能把群眾的勁頭鼓起來。”
騎著電車轉大棚,是修華每天的“必修課”。記者 張欣 攝
修華查看大棚里豆角的長勢。記者 張欣 攝
村民不富就不搬出大棚的“倔勁兒”
信之愈篤、行之愈堅。在修華書記的帶領下,修棗科村的大棚菜,如雨后春筍般迅速發展了起來。但管護不夠、競爭無序的問題也隨之而來,于是,他牽頭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規范生產管理,抱團市場競爭。為當好家、管好事,2008年,修華帶著妻子在棚區蓋起了一間簡易房,把家搬到了這里。
2011年,修棗科村又在村西南建起110個蔬菜拱棚。為保證初次種植拱棚蔬菜成功,修華和妻子又在旁邊搭了兩間板房,把“家”搬了過去。夫妻倆冬天挨凍,夏天受熱,伴著這片拱棚整整住了兩年。2013年秋季,修棗科在村西北建了30座溫室大棚,修華和妻子又迎來了第三次“搬家”。
就這樣,大棚建到哪兒,修華夫妻倆就搬到哪兒,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冰冷難耐。迄今為止,修華兩口子已經在棚區住了整整十年,而跟隨大棚的建設,他們已經先后搬了五次家。“要說不苦是假的,但是我住在棚區,大伙兒就有了定心丸。”提起自己的五個“家”,修華質樸的臉上露出了羞澀的笑容。
修華查看蔬菜大棚的長勢。記者 張欣 攝
一切為了村民想 全都為了產業興的“傻勁兒”
2009年11月11日凌晨,一場暴雪突然降臨。眼看著雪越下越大,修華趕緊給大棚戶打電話,召集大家起來上棚掃雪。“當時我就想,絕不能讓這場大雪壓塌了任何一個棚,壓塌了我們剛剛起步的希望。”據修華回憶,那場雪下了3天3夜,他們就掃了3天3夜,不少地方的大棚幾乎全被壓塌,而他們村的大棚卻無一受損。棚雖然保住了,可有些沒來得及準備棉被的棚,黃瓜苗卻凍死了不少。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他把面包車的后座拆了,自已開車跑壽光,八百里路當天來回,連續跑了四天,為各戶買回了新苗補栽。“那年冬天,冀南不少蔬菜大棚幾乎絕產,我們的收入卻翻倍增長。”提起往事,村民劉桂嶺至今記憶猶新,他對記者說,如果沒有修書記,那場大雪很可能不僅毀了大棚,更毀了自己脫貧致富的信心。
2012年,村里大力實施村莊整治工程。當修到村里的棚區公路時,一戶村民就是不讓占他家的地邊,嘴里嚷嚷著“修路是好事,但就是不能侵害我的利益。”思來想去,修華決定用家里兩畝半的自留地,換他這塊一畝的斜尖地。老母親說啥也不讓換,念叨著:“那里有咱家祖墳,你爺爺、你爹都在那,換給了他,我以后去哪兒!”修華跪著說:“娘,華子不孝。沒這塊地,路修不通啊。”在他的軟破硬泡下,母親最終還是同意了。
2013年10月,有5個貧困戶想建大棚沒資金,修華就用個人的工資卡和老母親在縣城的房產作抵押,向銀行貸款45萬元,幫助5個貧困戶建起了大棚,并且兩年就實現了脫貧。
外人都說修華這么干是“犯傻”,可他卻說,這是看長遠、算大賬,只有帶動更多人發展蔬菜大棚產業,才能早日讓鄉親們實現脫貧。“我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就是讓俺村的老百姓家家住上小別墅,戶戶開上小汽車,不但要讓他們脫貧,更要讓他們致富。”
修華查看大棚里黃瓜的長勢。記者 張欣 攝
修華幫種植戶解決技術難題。記者 張欣 攝
超前謀劃 勇攀高峰的“闖勁兒”
有了產業,聚了民心。隨著大棚的種植發展越來越順,村民建大棚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了。現在,修棗科村已建成大棚面積達到800多畝。
為了搞好配套、跟進服務,修華又拿出了30多萬,跑鄉到縣尋求支持,修了6公里田間路,鋪設了1萬多米地下管道,還購買了發電機組。
規模大了,產量高了,銷路又成了問題,他又墊資30多萬元,在村邊大路旁建起了一個專業的蔬菜批發市場。隨著大棚規模的逐漸擴大,用苗量也不斷增加,修華說,下一步,他打算再建一個育苗場,這樣一來,可以大大地降低用苗成本。
如今,村里的蔬菜專業合作社已與邯鄲、安陽等地建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全村每年增收近8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萬余元,超過全縣農村人均水平,村民全部實現了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