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太行新愚公”的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因心臟病突發于2016年4月10日去世,年僅58歲。他扎根山區35年,“種”出了富崗蘋果、綠嶺核桃等享譽全國的品牌農產品,“建”起了前南峪、葫蘆峪等山區綜合開發治理的樣板,累計帶動貧困山區增收58.5億元、10萬貧困群眾擺脫貧困。(5月26日《河北日報》)
全面建小康,難點在山區。太行山區是中國最為貧困、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也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扶貧攻堅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恐怕很多人心里有這樣的疑問,因為長久以來扶貧在我們看來更多的則是政府的事,但李保國卻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走出來一條科技精準扶貧的新路,在太行山上豎起一座豐碑。
李保國扶貧為什么受農民歡迎?他是怎樣實現了用科技精準扶貧的?一是把農技用到關鍵處。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怎么讓老百姓相信科技的力量,看到脫貧的希望,李保國根據村里的自然條件,培育出適合當地栽種的蘋果品種,編寫了通俗易懂的128道蘋果標準化生產管理工序,把191位農民培養成了“持證下田”的果樹專家。35年來他培訓人員9萬余人次,把許許多多在貧瘠山溝“刨食”的農民變成了“技術把式”。從實際出發,扶到關鍵處,幫到點子上,也就幫到了農民心里。
二是找準一個好產業。不顧實際照抄別人的經驗,一哄而上種植經濟作物,農民不僅掙不到錢,無法脫貧還會失了信心。李保國通過考察土壤、氣候、市場等,為臨城縣狐子溝確定了種植薄皮核桃的產業發展方向,把10年時間研究選育出的薄皮核桃成果用在了這里,而且建立起“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新模式。讓這里的群眾沒有了后顧之憂實現了脫貧致富。
三是探索一個好機制。“太行山的父老鄉親都富起來了,我的事業才算成功。”這是李保國最大的心愿,他跑遍了山上的溝溝坎坎,探索出“大園區、小業主”的經營機制,把脫貧攻堅成果精準地落在每位群眾的身上,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致富路上不能丟掉一個人。
四是建起一支好隊伍。作為科研項目帶頭人和導師,李保國帶領大批學生們把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把所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與貧困鄉、村結成幫扶對子,開展科技扶貧志愿服務。薪火相傳,如今河北農大師生們繼續扎根山區,精準發力攻堅,帶領太行山區農民正走在脫貧致富的路上。
脫貧攻堅,科技是杠桿,知識只有轉化為生產力,才能產生巨大的經濟效果。用科技精準扶貧,李保國身體力行探索出了一條新的致富路。雖然他倒下了,但在太行山上他就像一座燈塔,給扶貧豎起一個標桿。目前我國還有7千萬人沒有脫貧,為讓貧困地區群眾過上好日子,需要千千萬萬個“李保國”式的農民教授,走出實驗室,把貧困地區當做自己的另一個“戰場”,扎根基層,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魏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