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桂新與村民一起勞動。
武桂新
燕趙都市報駐衡水記者焦磊文/圖
6年前,衡水棗強縣唐林鄉唐林村組建了省第一個“巾幗黨支部”,6年后,昔日的貧窮落后村蛻變成了美麗富饒的新農村,正是這群樸實勤懇的農村婦女,改變了這座村莊,也改變了村民們的人生軌跡。而這個備受贊譽的“巾幗黨支部”的帶頭人,便是武桂新,面對紛沓而來的鮮花和榮譽,她從未忘記初心,“做這個村支書,不圖別的,就想為家鄉做點事!”
企業女強人回鄉做支書
雖然已經入冬,而棗強縣唐林鄉唐林村的老百姓們卻忙得熱火朝天。
“武書記,您看這小公園的防水怎么做?”“武書記,硬化路面的材料馬上就到,估計這幾天就能把路鋪好了”……村民們口中的武書記,就是武桂新。記者來采訪她時,她說村里正在建公園和硬化路面,“需要處理的事太多了,就辛苦跟我一起轉轉吧”。
“任唐林村黨支部書記這6年多,是我最忙最累的”。其實,武桂新本可以活得更愜意,她經營的棗強三聯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經過幾年打拼,發展成為擁有固定資產上千萬元、在當地小有名氣的企業。可她卻對家鄉的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我一直想為家鄉做點啥”,所以,當2010年唐林鄉動員她回村任職的時候,她不顧家人的反對,一口答應了下來。
原來的唐林村村兩委幾乎陷于癱瘓,村民怨言不斷。村民們用電喝水不正常,村里的道路泥濘不堪。武桂新上任后,組建了由5名婦女組成的“巾幗黨支部”,騰出自己的房屋作為村“兩委”辦公室,出資12萬元配置了辦公設施,又墊資70多萬元,維修了自來水管道和變壓器,并硬化了村里的兩條主干道。如今的唐林村,道路寬敞平坦,兩旁還安裝了路燈,曾經出了名的窮村處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要說村里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是武書記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許多男人都干不了的工作,一位女同志做到了,她真是一名不讓須眉的女漢子啊!”走在唐林村,每位村民都對武桂新贊不絕口。
“當好村支書,重要的在于有一顆為群眾無私奉獻的心。我當村支書,不圖名、不圖利,就是想給鄉親們干點實事,讓大家過上好日子。”這是她當初任職的時候,對村民們做出的承諾。武桂新說,既然說了,就一定辦到。
“讓鄉親過上好日子,一個都不能落下”
唐林村村東是一片果蔬棚,不時有村民們在大棚里進出,“大棚里種的香瓜和葡萄,咱們‘唐林香瓜’就是武書記開創的”。村民們提起村里的大棚果蔬顯得很有面子。
“自從武書記帶著我們干果蔬大棚,村民的錢包鼓起來了,大家生活得更幸福了”。為引領鄉親們發展高效農業,2011年,武桂新先后6次帶領村民代表參觀考察,還成立了棗強縣巾幗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給種植戶統一解決資金不足、統一建大棚、統一引苗種植、統一技術管理、統一跑銷路。
2011年,全村第一批18個果蔬大棚開建。村黨支部副書記武蘭群回憶說,那一陣子,太陽正烈,已多年沒干過農活的武桂新不僅為一些村民墊資,還一戶一戶地幫著村民搭棚膜。每天早上天一亮她就起床,經常忙到晚上十來點。
如今,唐林村已經在全村建成果蔬大棚280座、700余畝,2015年成為大棚果蔬種植專業村和全縣示范村。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9年的2790元,增加到2016年的萬元以上。
大部分村民的錢包鼓起來了,可還有一部分村民沒有脫貧,這始終是武桂新一個心病。武桂新深知讓群眾最終走出貧困,還要靠增強村民的自我“造血”機能,武桂新帶領村支部成員組織黨員干部一對一幫扶,貧困戶入股果蔬合作社,總之,就是要想盡辦法讓貧困戶的生活早日美起來,“帶領村民們致富,一個都不能落下,這是我的責任,也是一名黨員應當做的”。
動情話語
“帶領村民們致富,一個都不能落下,這是我的責任,也是一名黨員應當做的”。
“當好村支書,重要的在于有一顆為群眾無私奉獻的心。我當村支書,不圖名、不圖利,就是想給鄉親們干點實事,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長城評論
“要說村里能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是武書記付出了無數的心血,許多男人都干不了的工作,一位女同志做到了,她真是一名不讓須眉的女漢子啊!”走在唐林村,每位村民都對武桂新贊不絕口。
“大棚里種的香瓜和葡萄,咱們‘唐林香瓜’就是武書記開創的”。村民們提起村里的大棚果蔬顯得很有面子。
“自從武書記帶著我們干果蔬大棚,村民的錢包鼓起來了,大家生活得更幸福了”。
(據長城網、河北新聞網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