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1日)石家莊人的朋友圈又被路上的“漂洋過海”刷爆了,4月份一次雨中的“堵城盛況”再現,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的雨明顯要比上次小的多。據中國天氣網,石家莊市21日為“小雨”。不少網友調侃:“18分鐘轉了彎”“半個小時車轱轆轉了三圈”。
以我早上的經歷為例,一路上,公交車走走停停,就是一個字“堵”。公交車、私家車、電動車、行人都見縫插針,最終誰都無法平穩、快速通過。尤其在一個左轉彎路口,等了兩個紅燈才轉過去,最主要原因就是互不相讓。
人們不禁要問,為何一場小雨就足以讓一座省會級城市“堵成一鍋粥”?且這種現象應該不是第一次出現。首先讓市民想到的是,城市的市政基礎建設是否跟上了城市的發展速度?“堵城”的出現,顯然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一位臺灣作家曾經說過,要分辨一個城市是否發達,一場雨足矣——就看它的下水道建得如何;另一位大作家雨果甚至說: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在“城市化”的感召下,城市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不少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卻遠遠沒能跟上城市的發展速度。地表越來越光鮮,而地下排水系統卻常常成為城市建設中被漠視,當從下雨的那一刻開始,很多人發現了城市的“不美好”,城市難以滲水的水泥路面越來越多,僅僅是一場小雨便讓許多道路瞬間成了“河流”,讓一座城市亂了套,如果遇到大雨甚至暴雨,后果恐怕會更嚴重,眾多的“城市良心”在一場雨面前表現出的卻是殘缺。
還以我所住小區門口的道路為例,雖然是小雨,但小區前的道路上早已成了一片“汪洋”,兩個污水井正在“汩汩”地往外冒水,已然成了兩個“小噴泉”,且一路上積水路段也比較多。這恐怕只是這座城市的一個“雨中縮影”,這些現象的出現,讓人不得不懷疑這座城市市政基礎設施的完備性。
從這點來看,歐洲一些發達國家提供了可供借鑒的經驗。在法國巴黎,下水道是城市著名的旅游景點,距離地面50米,修了126年,總長2347公里,規模遠超地鐵,雨水到了地面便迅即無蹤,走在街上連鞋都不會濕。德國的排水管道可以環繞地球13圈,最出色的是路面能透水。
除此之外,“堵局”的出現還暴露出事先交通預案、預警做得也不完善。盡管城市建立了應急響應制度,但給市民留下的印象是只是相關部門籠統地說啟動了預警或應急預案。面對特殊天氣交管部門、運輸部門等相關部門有沒有預案也不免讓人產生疑慮。
值得肯定的是,這樣的天氣下,石家莊不少擁堵路口,除了依靠紅綠燈來管理交通外,還配備了交警來疏解交通。其實相關部門更應該做的是明確預警、預案相關單位的責任義務與協調機制,以及應急預案的啟動程序。比如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手段,及時公布相關信息。通過智能交通提供數據如:視頻、車流量、車間距、車牌、車速、車身顏色和危險品車輛等信息,配合氣象信息如:路面積水、結冰、積雪、潮濕、風速、路面溫度和能見度等信息,給出安全車速、路況信息、安全距離及特殊事件等注意事項。對易發事故時期和路段,配合歷史氣象信息在其高發期給出提前預警。
另外,在某種程度上,在城市“雨中堵局”中,我們每個個體也是制造者,隨意加塞、停靠,電動車、行人隨意穿行……這樣不文明現象屢見不鮮,如遇高峰期,堵成“一鍋粥”就“理所當然”了。
說到底,破解特殊天氣下的城市“堵局”,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和應急機制,真正實現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使基礎設施建設跟上城市發展的速度,讓應急預案真正能為市民服務。此外,作為每個個體也都要文明出行,不做“堵局”的制造者。如此,即使再大的雨,相信我們也會有一個暢行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