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中國恒和北斗監控指揮中心 方志強 攝
長城網4月19日訊(記者 張祝欽 趙曉慧)近日,河北省“大智移云”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河北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初步建成,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示范應用取得明顯成效。其中,形成大數據相關企業500家,服務器運營規模達到200萬臺,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力爭達到750億元。
明確行動目標
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初步建成。2018年,服務器運營規模達到100萬臺,全省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力爭達到450億元;2019年,服務器運營規模達到150萬臺,全省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力爭達到600億元;2020年,建成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大數據產業體系,打造成全國大數據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大數據應用先行區、產業創新應用高地。
產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大數據采集、存儲、管理、處理、挖掘分析、應用、可視化和安全等領域突破與引進一批關鍵技術,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30家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標準。
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重點培育5-10個省級大數據產業園,爭創3—5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示范基地,形成50家大數據產業孵化基地,培育引進10-15家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大數據核心企業,形成500家大數據相關企業。到2020年,服務器運營規模達到200萬臺,大數據相關業務收入力爭達到750億元。
創新示范應用取得明顯成效。政府各部門利用大數據的意識和能力明顯增強,大數據與產業、社會治理、惠民服務等領域融合創新應用取得重要進展,實施一批試點示范項目,培育建設15-20個行業、領域大數據管理應用平臺,推動各市、縣(市、區)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大數據管理平臺。推進“云上河北”建設,“1+14+N”云計算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機制。
實施六大行動
技術創新升級行動。建設一批大數據產業創新平臺,新建5-10家省級以上研發平臺,形成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突破一批大數據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
大數據產業聚集發展行動。在雄安新區布局大數據創新資源,加快建設數字城市、智能新區;在張承廊合理布局大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挖掘、數據應用和消費,支撐產業加速聚集和規模擴張。同時,支持大數據應用向石家莊、廊坊、秦皇島聚集,形成布局合理、開放共享、互相協同的發展格局。推動張家口(大型數據中心)、承德(大數據)、廊坊(電子信息)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
大數據基礎設施提升行動。推動全省城鄉光纖網絡建設,持續提升骨干網傳輸交換能力。推動千兆全光網絡建設,力爭打造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推動窄帶物聯網商用網絡在全省城市全覆蓋,開展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升級改造。加快建設低延時、高可靠性、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推進全省有線廣播電視網絡雙向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
大數據產業鏈提升行動。強化數據資源采集和數據挖掘分析,促進政府數據采集向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以及多方利用模式轉變,支持合作建設行業數據庫,建立企業數據中心。發展大數據相關產品,培育大數據優勢企業,
推動推動核心芯片、高性能安全可控服務器、海量存儲、實時數據庫等大數據產品和設備研發及產業化,支持省內大數據領域優勢企業搶占大數據產業的核心價值環節,打造一批核心旗艦式企業。同時,實施數據開放共享工程,建立大數據交易平臺,提供數據交易和數據應用服務,促進數據資源流通交易。
大數據融合創新應用行動。開展大數據產業融合創新、大數據社會治理融合創新、大數據民生服務融合創新三大應用行動,在推動大數據在工業領域、農業領域和現代服務領域的融合應用的同時,深化大數據在執法、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市場監管、藥品監管、環境保護等領域應用,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精準化、精細化水平,提升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
大數據安全保障提升行動。強化大數據安全支撐能力,大力推進安全可控產品應用。建立大數據安全保護體系,加強大數據信息安全制度建設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實現對對重要數據資源和信息的保護。建立大數據標準規范體系,制定數據采集、管理、開放、應用等標準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