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我省是農業大省,坐擁京津中高端消費市場。近年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我省環京津地區積極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在服務京津的同時,拓展農業多種業態,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步伐。
環京津地區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豐富了北京的“菜籃子”,改變了當地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
每天清晨,固安現代農業園的貨車都會載著新鮮蔬菜,運到北京京客隆超市70余家分店進行銷售。
同樣是每天清晨,永清清源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蔬菜也會被運到北京的50多個社區直營店,供北京市民挑選。
在廊坊各縣(市、區),這樣的情況已不是新鮮事。統計數字顯示,近年來,廊坊市每年有500萬噸瓜菜、13萬噸肉類、4.4萬噸禽蛋產品銷往京津市場,分別占全市瓜菜產量的70%、肉類產量的60%、禽蛋產量的45%,30萬戶農民從中受益。
地處京津之間的廊坊,以現代都市型農業為發展定位,抓結構優化,增強有效供給能力,全市集中打造了47家現代農業園區,引進、集成和示范了118項農業新品種新技術,重點發展設施蔬菜、健康畜牧、生態林果花卉、優質糧油4大特色優勢產業,中高端農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廊坊的做法是我省環京津地區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省加大扶持現代農業園區、設施蔬菜標準園、水果標準園建設,通過示范帶動,積極引導環京津地區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調糧增菜、擴果控畜”為重點,提高優質蔬菜特別是葉菜的供給能力。積極發展林果等經濟作物,一批綠色優質草莓、葡萄、蘋果基地成為京津市場的首選。穩步控制養殖業發展,推進優質奶源生產基地和蛋雞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目前,我省優質蔬菜年進京量610萬噸左右,約占北京市場的55%,農超對接、農產品直營店等新型銷售渠道發展迅速,成為在京建設農產品直營店最多、銷量最大的京外省份。
在豐富北京“菜籃子”的同時,蓬勃發展的現代都市型農業,也在悄然改變著當地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帶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
走進承德興春和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熊蜂授粉、黃板誘蟲、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等綠色生產技術在這里得到廣泛應用。
“用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可減少殺蟲劑類農藥使用量80%;應用熊蜂授粉技術代替激素蘸花保果,可減少蘸花激素用量90%,產品質量大大提升。”公司負責人介紹,通過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開拓京津市場,他們的生產基地不僅廣泛應用了綠色生產技術,還通過土地流轉,建起占地1900多畝的種養結合現代農業園區。引入循環農業發展模式,養殖區產生的畜禽糞便加工成有機肥,供給蔬菜種植區應用,再將農作物秸稈作為食用菌的基料,形成了一個內部閉合的循環利用鏈條,生產的綠色品牌農產品暢銷京津市場,還帶動了當地現代農業發展。
通過應用色誘、光誘、食誘等理化誘控技術,減少病蟲發生量;推廣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控技術,控制病蟲危害。目前,我省環京津的20多個縣(市、區),許多設施蔬菜標準園的產品已達到綠色食品標準,成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
瞄準京津休閑消費市場需求,拓展農業多種業態,休閑農業產業規模日趨壯大
清明小長假,位于涿州市的河北潤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休閑觀光采摘園區熱鬧非凡,到草莓、櫻桃西紅柿、黃瓜大棚采摘的游客絡繹不絕。
“節假日我經常帶著孩子來這兒采摘,既能讓孩子體會農耕的快樂、吃到生態餐廳的農家飯,又能享受田園風光,夜宿幽靜的田間小木屋還別有一番趣味。”北京的王林說,河北潤雅休閑觀光采摘園區距北京僅一小時車程,已成為他和家人、朋友休閑的好去處。
通過拓展農業多種功能,該公司年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京津游客占大部分。
在灤平和北京懷柔之間綿延27公里的溝域內,19個村的2萬多畝山地里,燕山藥花谷布局著多個主題藥園和4個美麗鄉村,形成了集綠化美化、荒山治理、精準扶貧、康養旅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新景觀。
“經常有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開車到這里游玩。”當地村民說。燕山藥花谷已成為京津市民休閑觀光、度假養生的目的地。
伴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腳步,近年來,我省環京津地區積極拓展農業多種業態,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各地根據各自不同的自然特色、區位優勢、文化底蘊、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習慣,發展了眾多主題鮮明、適合不同群體的休閑農業類型。有以“吃農家飯、摘農家果”為主要內容的采摘園,以休閑度假和參與體驗為核心的休閑農莊,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現代農業園區,展示農業生產過程、田園風光的美麗田園,彰顯人與自然和諧景象的休閑鄉村等。
我省鄉村風光吸引了大量京津游客,當地村民借機把農家樂、農業莊園等搞得風生水起。淶源、灤平等地,綠樹掩映的村莊里,一棟棟農家小院幽雅靜謐。三五成群的京津游客徜徉其間,盡享休閑之樂。“離開嘈雜的城市,避開人擠人的景區,來村里感受田野氣息,心情很好。”來自天津的張慧慧說。
淶水縣野三坡山花節,每年都吸引大量京津游客賞花觀景、體驗鄉村生活。目前,我省擁有環京津鄉村旅游鄉鎮、各類休閑農莊300多個,推出的“春觀花”“夏納涼”“秋采摘”“冬農趣”系列精品線路,成了北京、天津人旅游的好去處。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我省休閑農業營業收入達149億元,休閑農業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路徑之一。
立足優勢、揚長避短,推動環京津現代都市型農業差異化發展
盡管我省環京津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迅速,在促進傳統農業轉型升級、農民增收等方面成效顯著,但各地在產業布局、特色品牌創建、冷鏈配送、產品深加工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記者了解到,環京津各地在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產業雷同、特色不明顯、品牌競爭力弱等問題。
省農科院研究員王慧軍認為,我省環京津地區地形地貌豐富多樣,平原、丘陵、山地、草原、高原應有盡有,為各地現代都市型農業差異化發展提供了前提條件。應按照“一縣一業一品”的發展思路,引導環京津各地根據各自的自然稟賦,揚長避短,打造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
從省農業廳獲悉,我省正在圍繞蔬菜、乳品、果品、雜糧、食用菌、馬鈴薯、中藥材、田園綜合體等特色產業,以縣域為單元,結合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每縣確定1-2個主導產業,建設一批品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打造特色農產品區域品牌。通過發展特色農業和特色休閑農業,進一步開拓京津乃至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