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產業轉移不能“一搬了之”
——“寫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周年之際”系列評論之六 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年來,河北省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的“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把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作為重中之重,精準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產業轉移,加速產業提質增效升級,三地產業協作正邁向深度融合。去年1至10月,河北省共引進京津項目3621個、資金2748億元,分別占全省引進項目的39.6%和47.3%。(2月27日《河北日報》) 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是“當頭炮”,這是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的有效途徑,但產業轉移不是原有廠房、生產線簡單的“空間轉移”,而是產業分工深化和產業結構加快升級的過程,進而讓“轉移”成為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有利契機,實現轉入地與轉出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個“雙贏”,絕不能簡單地“一搬了之”。 我們看到,不少人擔心,一些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企業如果轉移到河北等地,會讓當地本已脆弱的生態環境雪上加霜。對于這種產業轉移,是“撿到籃里就是菜”,還是“挑肥揀瘦”?我想,既要通過承接北京外遷企業刺激當地經濟發展,又要立足長遠,在生態環保上更為審慎,堅守綠色發展的底線,防止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實際上,京津冀產業轉移關鍵在“升級”。北京對產業轉移的態度十分明確,所有調整退出的污染企業,絕不能帶著污染遷到外地,涉及搬遷的企業將在產業升級、產品結構調整的基礎上與周邊城市進行合作和對接。兩年來,河北與京津規劃同圖、目標同向,堅定不移地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對于京津轉移而來的項目精挑細選,以生態約束倒逼產業轉移升級,并推動其大力實施清潔生產,以此促進生態改善,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對于企業來說,最擔心的問題是轉移之后會不會轉而致死?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確保產業落地生根?這就需要京津冀三地要盡快研究北京中心城區產業疏解地的對接協作機制,包括稅收、人事管理、戶籍指標等方面,可以借鑒倫敦城市群、東京都市圈建立疏解遷移有激勵、落地新城有優惠、產業對接有支持的協作機制,形成分工合理、價值高端的一體聯動產業鏈,為產業轉移“扶上馬”和“送一程”。 當然,產業轉移并非全都是“淘汰落后產能”,如今北京一些創業型公司面臨較重的生存壓力,向周邊城市轉移的意愿明顯,一些科研機構也在周邊地區尋找科技成果孵化和產業基地,去年以來北京中關村分別向曹妃甸和秦皇島轉移了若干家高新技術企業,正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如此可見,如果當地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完全可以大大縮短產業自然演變過程,加速本地新型工業化推進,實現產業轉移升級。 毫無諱言,政府力量對產業轉移起著引導和協調的作用,但政府過度干預,往往會產生負效應,我們一定要以市場為主導,切忌過于理想化。事實上,產業轉移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遵循市場規律。我們要結合本地的比較優勢,搞清楚自己適合承接哪些非首都功能疏解,適合承接哪些產業轉移,選擇適合自己的產業承接模式,在產業轉移中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走出一條內涵集約發展的新路子,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劉鳳敏) |
關鍵詞:京津冀,產業轉移,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