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改變我們的醫療方式 河北探索在線醫療
導語: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醫療衛生也開始“觸網”。近年來,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利用信息、網絡平臺,實施了眾多的便民服務項目,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實惠、便捷。 互聯網開啟醫療新篇章 互聯網開啟醫療新篇章。資料圖
“互聯網+”驅動醫療服務精益求精 近日,長春市兒童醫院啟動“移動互聯網醫院——患者移動服務平臺”項目實施,本項目的成功啟動標志著吉林省首家移動互聯網兒童醫院正式落地,患者移動服務平臺上線后將面向公眾開放。移動互聯網醫院不是掌上APP,是開放的“醫療服務連接器”,就是醫院自己,讓醫院成為“移動互聯網+”的主體,連接醫療服務到人的“最后一米”,讓醫療服務行云流水。截止2015年8月31日,已發布的移動互聯網醫院用戶超94萬人,交易次數超194萬次。 “互聯網+”使醫患精準匹配 隨著醫療體系的改革,中國醫療服務體系與國外市場深度融合,高端醫療市場將進一步分化。比如海外就醫、體檢、金融管理等未來會大量的涌現。而在國內公立醫院通過制度改革、人事改革,將醫生資源帶到醫療市場,就可以服務于不同的人群。 江敏介紹說,未來將在整個微醫ACO模型下,把用戶群體分成高中低三個檔次,高端的自然走高端醫療,中端的走普通醫療,低端的走大眾醫療,提供的醫療服務會更加精準,更加貼近各個層面人群的個性化需求。 “互聯網+”搭建醫患溝通橋梁 醫生是供方,患者是需方,在未來的發展中供需方可能會發生變化。掛號網致力于搭建醫患溝通的平臺,致力于使供需雙方在平臺上能夠自然的轉換。另外,未來產品還會不斷地升級優化,比如咨詢服務會變得更便捷,加號和遞增醫院服務變得更方便,后續的掛號費支付、場景應用、交易環節以及VIP服務,都會變得更加豐富便利,以滿足醫療市場的需求。 互聯網+醫療改變著我們的醫療方式 互聯網+醫療改變著我們的醫療方式。資料圖
服務:縮短患者的時間成本 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在醫療服務上的運用,已真切地讓患者感受到了醫療服務的變化。在各大醫院,普遍都建立了自己的網頁,有的還有微信公眾號、APP客戶端等,為患者提供預約掛號、咨詢等。部分醫院還不斷利用信息化平臺創新服務,成都二醫院的手機查詢檢查結果、三醫院的可穿戴設備監測心電動態……這一切改變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患者花最短的時間,能同樣享受到高質量的服務。 模式:改變就醫傳統觀念 以前各家醫院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的創新方便了患者,而現在試運行的網絡醫療則改變了就醫的方式,是一次就醫模式上的革命。網絡運行可達到與社區醫生上下聯動,也能通過網絡實現對社區慢性病患者的管理,這只是第一步。今后還會建立起患者家庭的直接連線。在醫生的時間上,可以利用醫生的碎片化時間,組織醫生分期分段值守,保證網絡醫療的進行。 不出縣城就能看好病看大病 借助中國電信的網絡和平臺,當村民來找村醫看病問診時,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村醫就通過網絡平臺求助網絡醫生,網絡醫生則隨時協助村醫診斷。一年多來,不僅大大提高了看病效率,也極大的提高了診療服務質量,受到村民們的廣泛好評。 “互聯網+”河北探索在線醫療 在線醫療。資料圖
網上競藥價,藥品零售業加速整合 “很多藥店會直接從藥廠進藥,省去中間流通環節。”阿里健康河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業務部項目主管李金波說,“價格都在手機上顯示著,誰家便宜,誰家貴,一目了然。” 目前在石家莊藥品零售業,“大魚吃小魚”的競爭態勢已經顯現,業內人士預測,在未來五年,石家莊大大小小近千家藥房將整合為幾家。網上購藥是“互聯網+”時代里在線醫療的起步階段。 建多維連接,醫生不再依屬醫院 據衛生計生委2014年8月公布的數據,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萬個,鄉鎮衛生院3.7萬個,村衛生室65.0萬個,診所(醫務室)18.7萬個。如何能將基層衛生機構“救活”,無疑有助于解決中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難題。 理想的情況是,患者打開在線醫療手機客戶端進行搜索,各級診療機構和連鎖藥店可供選擇,患者會優先選擇離自己最近的而不是級別最高的診療機構。但現實情況是,基層醫療機構缺醫少藥,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業內人士認為,這為醫生多點執業創造了機會。 病例存儲云端,家庭醫生模式初顯 當你感到不舒服的時候,既不用急急忙忙地去醫院掛號,也不用因為大醫院掛號難而四處求人。 你需要做的是打開在線醫療客戶端,找到醫生通過視頻在線咨詢。只要得到你的授權,醫生從“云端”取下你的健康病歷表查看,再通過大數據對病情進行初步診斷,如需化驗,醫生則開具電子化驗單傳給第三方檢測機構,你只要前去檢查就可以了。當檢查結果通過網絡傳給醫生,醫生再開具電子處方,只要你將電子處方上傳,有賣此藥的附近藥店就會主動和你打招呼了,進行比價、下單,不出幾個小時,藥品就會送貨上門。 這就是未來的在線醫療。 熱評:未來大數據保障下的精準醫療 對病人病例高級分析,可以確定那些人是某些疾病的易感人群。簡單的說,經過高級分析可以幫助識別哪些病人有患有心臟病等疾病的高風險,可以為他們盡早提供預防保健方案。 我們一直強調個性化的治療,很多情況下,病人用同樣的治療方案但是療效卻不一樣。針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或者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藥物劑量,可以很大程度減少病人身體由于過度治療或是治療不足所帶來的副作用,還可以減少醫療費用。有些疾病不單要考慮自身因素,還需要考慮到家族的遺傳和基因因素,我們現在結合家庭圈,還可以查看家人的服藥記錄和電子病歷,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可以為一些遺傳病的確診和治療提供了數據保障。 最后就是治未病的問題。治未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理念,在亞健康狀態下進行調理,而不是生病之后才去醫院。這種理念如果有大數據平臺支持,就能找到一對一,甚至多對多的對應,這樣就可以在早期對一些未病、慢性病進行防治,不用去醫院,老百姓也能實現長壽。互聯網是一個大舞臺,能將高端的醫療資源、理念和技術傳到各個層面的受眾手里,甚至說傳到每一個家庭。 (據中國吉林網、搜狐、四川日報等綜合) |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