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增至7000美元”的含金量有多少?
11月3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十三億多人口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增至7800美元左右。中國居民生活天翻地覆,收入跑贏GDP將成常態。(11月3日新華網) “人均GDP增至7800美元左右”,消息一經發布,立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按當下匯率計算,7800美元約折合人民幣44350元,很多人在網絡上狂噴“我一家人都掙不到這個數”、“我工資一年收入沒有7800美元,只有6000美元”、“我給國家拖后腿了”、“我被平均了”等等。由此看來,這些人是把人均GDP誤以為是人均年收入了。不過,我們“將錯就錯”地深思一下,這“人均GDP增至7000美元左右”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 人均GDP,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從經濟學概念上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標志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開始進入“發達狀態”。“人均GDP增至7000美元左右”說明了什么呢?一方面,說明我國產業還是低級產業,產業越高級人均GDP會越高,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與發達國家和地區尚有一定的差距,還必須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 毫無諱言,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靠固定資產投資、外貿出口拉動,居民實際收入占GDP比重偏低。據《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很多國家和地區達到高收入水平之后,產業結構會比較合理、社會民生等問題都解決得比較好,居民實際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一般達55%,但目前我國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離發達狀態尚遠。目前,我國“人均GDP均突破1萬美元大關”的有京、津、滬、江、浙、閩、粵等8個省市,但相比之下,在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等方面均與發達國家和地區有一定的差距,并不意味著真的很富有了。 從現實情況看,不管是“人均GDP增至7000美元左右”,還是一些地區“人均GDP均突破1萬美元大關”,只能說明經濟上比較“富有”了,但綜合教育、醫療、社保、文化等各項社會發展指標來看,并沒有與經濟發展同步達到這個“富有”的標準,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的水平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比如受教育程度、醫療和社會保障等人均指標仍然較低,這些社會發展指標經費占GDP比重遠低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廣大民眾還面臨上學難、就業難、看病難、養老難等諸多難題,足可以窺見“人均GDP增至7000美元左右”抑或是“超過1萬美元”的含金量并不高。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曾幾何時,以GDP增速作為衡量經濟增長目標的標準,導致了我國經濟發展失衡。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我們不能簡單以GDP來論英雄,就必須增加“人均GDP”令人信服的“含金量”——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更加注重化解收入差距擴大等社會風險,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做好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工作,解決好群眾的實際生活難題,不斷提升群眾生活的幸福指數。(劉鳳敏) |
關鍵詞:人均GDP,國民經濟,社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