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治霾“一盤棋” 美麗河北呼喚藍天白云
位于石家莊南三環的裕華熱電廠。長城網 王雅潔 攝 長城網11月3日訊(記者 張天虎 王雅潔)隨著集中供暖期臨近,空氣質量再次成為街頭巷尾百姓的談資。如何走出談“霾”色變的陰影,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繞不開的時代考題。 當頭頂的澄澈藍天、呼吸的新鮮空氣成為奢侈品,當防霾治霾的呼聲越來越烈,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背景下,政府部門該如何發力治理大氣污染?企業和公眾又該如何投身治霾“攻堅戰”? 病去如抽絲,治霾亦任重道遠。在這場治霾持久戰中,京津冀一方面需打破地域界限,建立聯防聯控的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的機制;另一方面更需消化節能減排、產業轉型之后的治霾后遺癥,從宏觀上打贏這場硬仗。 為百姓守護藍天,打好治霾攻堅戰迫在眉睫 根據對京津冀三地大氣污染源解析的結果,北京的車、天津的揚塵、河北的煤分別成為三地致霾元兇。 北京,“汽車大市”,作為北京市民生活和城市運轉的重要工具,機動車保有量目前已突破560萬輛,其中私家車占相當大的比例。而機動車的尾氣排放,對北京的大氣污染“貢獻率”已超三成。 天津市環保局發布的顆粒物源解析結果顯示,揚塵對當地大氣顆粒物污染奉獻最大,成為天津霧霾的最大“元兇”,另有約三成顆粒物來自區域傳輸。 河北,是京津二市的廣闊腹地,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鋼鐵和平板玻璃的產量位居全國第一,水泥的產量也穩居前列。輝煌的工業成績背后,河北,也是我國霧霾的重災區,更是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重災區。 在環保部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全國空氣質量排名中,保定、邢臺、鄭州、唐山、石家莊、衡水、濟南、邯鄲、沈陽和太原作為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后10位城市登上“榜單”。而在這倒數前十名里,河北省占據了六席。 據新華社消息,三地的霧霾源解析同時表明,輸入式污染占據總污染的30%—40%。這意味著僅靠各省市各自為政難以解決污染源的問題,唯有打破地域界限,攜手合作,才能真正解決大氣污染問題。 對此,《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京津冀三地應聯防聯控環境污染,其中河北省要成為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治理大氣污染,守護藍天白云,成為公眾熱切期待。 |
關鍵詞:京津冀,治霾,美麗河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