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縣西山場村:“葡萄溝”里日子甜
時近深秋,在有著“葡萄溝”之稱的昌黎縣十里鋪鄉(xiāng)西山場村,前來采摘、游玩的游客依然絡繹不絕,吸引他們的,是這里優(yōu)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郁郁蔥蔥的群山、潺潺流淌的河水、密密麻麻的秧架、干凈平整的街道……西山場村位于碣石山主峰仙臺頂背后的一道山峪里,特有的氣候、光照、地形特別適合葡萄生長。據記載,400年前這里就已經開始了葡萄種植,出產的葡萄香甜可口,遠近聞名。西山場村黨支部書記趙海春介紹說,他們村共有125戶、450人,耕地165畝,林地9000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5%,主導產業(yè)就是葡萄種植和鄉(xiāng)村旅游。 在西山場村,房前屋后、街旁院內、河畔溝壑,到處種滿了葡萄,品種達百余種。前幾年,西山場開始搞特色旅游開發(fā),先后投入資金4000余萬元,建設了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水系景觀等。該村先后被列為“全國農業(yè)旅游示范點”和國家3A級景區(qū),并被確定為我省30家鄉(xiāng)村旅游景點之一,每年都吸引上百萬游客來此觀光旅游。 “因為來的游客多,我們村的葡萄基本不用自己跑銷路,幾乎都讓游客給采摘走了。”趙海春說,如今村民不僅靠賣葡萄掙錢,全村70%的農戶還開起了農家飯莊。 在營造自然景觀的同時,西山場村結合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以及獨特的地域文化,深入挖掘村莊文化底蘊,努力實現自然美與人文美的有機統一。依托云峰寺遺址、上水巖寺遺址和趙家老宅等人文歷史古跡,以修繕古跡、保護古跡、宣傳古跡等為抓手,豐富提升文化內涵。以焦家山革命活動舊址為教育基地,將紅色文化納入村莊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充分發(fā)揮村內文藝積極分子的作用,舉辦健康有益的文體、節(jié)慶活動,編排群眾喜聞樂見的相聲、小品、歌曲、快板等文藝節(jié)目,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yǎng)。 如今,葡萄園、空中草原、云峰寺、八仙臺、趙家老宅等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吸引著一批批游客前來游覽休閑。“每年中秋節(jié)前后我們一家人都要自駕來這里旅游,順便帶些香甜可口的葡萄回去。”來自天津的游客沈長利說,在這里采摘葡萄、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欣賞著醉人的美景,呼吸著清新空氣,每次都不舍得走。 “隨著我們村莊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鄉(xiāng)村旅游也越來越紅火,農民的日子也一定會像我們釀造的葡萄酒一樣,又甜又美。”趙海春說。 |
關鍵詞:昌黎縣,山場,葡萄溝,游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