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縣:咬定“工業”不放松 一心一意促跨越
長城網衡水10月22日訊(姜寧 張海通 鄭連池 邢梅智)2013年,景縣按照市委、市政府”強勢開局、跨越趕超,全面建全小康社會”要求提出了“一年突破、三年翻番、五年跨越,提前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近3年來,景縣始終抓住工業經濟發展這一主導,大力實施項目立縣、工業強縣主體戰略,促進了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狠抓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景縣始終牢固樹立“項目為先、項目為大、項目為要”的發展理念,按照“四個一批”的要求,每年續建一批、新上一批、引進一批、儲備一批,堅持縣級干部、鄉鎮、部門、企業“四位一體”包項目責任制,建立了每年兩次集中開工、兩次集中招商、兩次集中拉練的“三個二”項目建設推進機制,完善了項目定期調度、定期走訪、每月通報、年終算帳的跟進機制,真正以項目論英雄,以項目促發展,保證項目建設順利進行。2013年以來,全縣新上投資超億元項目71個,總投資877億元。其中超100億元項目1個,超20億元項目6個,超10億元項目11個,爭列省市重點項目44個。首德公司投資20.5億元列入國家“863計劃”的石油介質生產線、奧貝特公司投資10億元的AT貝氏體鋼軌等35個投資超億元項目竣工投產。特別是海偉集團投資148億元的石化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創下全市單體項目投資規模之最。 加快園區建設,打造發展平臺。按照“項目向園區集中、要素向園區聚集、政策向園區傾斜”的思路,采用“五統一”管理模式,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價格、統一招投標、統一管理,重點打造了“兩園區兩基地”:縣工業園區和景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省級工業園區、龍華和廣川兩個工業基地。縣工業園區,為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10.22平方公里,分東、西兩區,建成區面積6.5平方公里,入駐項目141個。景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冀魯兩省交界處,毗鄰德州市,是借勢德州重點打造的經濟增長極,完成詳細規劃2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入駐項目41個,總投資447億元。去年年底,被批準為省級高新技術園區,也是衡水市唯一的省級高新技術園區。龍華和廣川工業基地,分別為全國的叉車貨叉制造基地和鐵塔制造基地,建成區面積5.47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12家。在此基礎上景縣還謀劃啟動了石化新材料產業園、現代智能物流裝備產業園、鐵塔鋼構綜合產業園、鐵路鋼軌、機車配件產業園、電子材料產業園、景州現代國際物流產業園六個“園中園”產業集群項目成為促進景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加強招商引資,培育戰略支撐。景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全黨動員、全民發動,明確招商重點,落實招商責任,創新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力度,做到月月有招商活動,人人有招商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2013年以來,在京津地區先后舉辦承接產業戰略轉移研討會等交流洽談活動6次,引進了香港日昇昌公司投資80.9億元現代國際物流園、臺灣國寶集團投資30億元智能物流裝備產業園等一批外資項目,有8家企業與京津企業合作,并建立聯合研發機構,引進各類人才135名,實際利用外資完成7054萬美元。今年,在“5.18”廊洽會上,景縣自辦了特色產業園中園專題招商推介會,有15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92億元。 推進產業轉型,提升發展水平。圍繞三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該縣出臺了《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大力實施傳統產業“三年改造計劃”,縣委、政府每年拿出2500萬元,支持傳統特色產業設備升級改造,扶持重點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創建知名品牌。2013年以來,啟動了213個投資超千萬元的技改項目,有37項入選省重點支持技改項目,產業水平得到了提升。建設了“兩院”(鐵塔設計院、橡塑制品研究院)、“三站”(西伯力公司博士站、首德公司院士站和海偉集團外地專家工作站)、“三中心”(國家級貨叉檢測中心、塔桅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和省級橡塑產品檢測分中心),進一步掌握了行業話語權、標準制定權和技術研發主動權。加強了與京津冀大中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全縣有50多家骨干企業建立了研發中心,有280項技術、產品獲國家專利,新增省級以上著名商標25個,其中中國馳名商標3個(恒宇牌膠管、宇通牌膠管、百工牌鋼瓶)。同時,大力培育電力電子、現代物流裝備、石化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開發高端產品,全縣培育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120多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1家,發展新興企業23家,成為全縣新的經濟增長點。 |
關鍵詞:景縣,工業,小康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