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橋雜技節首推“文化+”項目 期待“炫”動雜技節
幾天來,石家莊滹沱碼頭的首屆國際馬戲嘉年華成為一個熱鬧的去處,吸引了眾多的游客。作為本屆吳橋雜技節惠民活動的主要載體,首屆國際馬戲嘉年華推出的馬戲大篷演出、特色美食、互動娛樂、創意集市等綜合體驗活動,獲得了觀眾的廣泛好評,本屆吳橋雜技節組委會首次推出的“文化+”項目初嘗勝果。 “周六、周日兩天,游客人次達到了4萬,預計國慶黃金周可以突破10萬。馬戲大篷平均每天演出兩到三場,每場能容納1700人左右,基本是場場爆滿,可以說比預期效果還好。”首屆國際馬戲嘉年華負責人張杰告訴記者,“這次嘉年華形式的嘗試是為了真正給省會市民打造一個吃、喝、玩、賞一體化、系統化的娛樂場所,讓大家有地兒可去,來了就不想走。” 據張杰介紹,馬戲嘉年華的形式在國際和國內很多城市都有。“以廣州長隆國際大馬戲為例,僅門票收入一年就高達8億元,而那里的開發人員和演員很多都是河北人。”在張杰看來,作為一個省會城市,老百姓要真的有地可玩、有的可玩才能體現出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涵,“這次的嘉年華項目是半年前就開始策劃的,為了真正能請來‘上檔次、有水平’的商家加盟,入駐費用并不高,甚至還有的是我們主辦方‘倒貼錢’,目的是把握住整體水平,不能讓大家說山寨、沒勁。” “吳橋雜技節是一塊金字招牌,但如何用好這塊招牌是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第15屆吳橋雜技節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李新杰說,“文化+”在本屆雜技節其實是“雜技+”,以精彩的馬戲大篷表演為核,再吸引一些相關的商家加入,使參加嘉年華的所有游客,不論男女老幼,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歡樂,全力打造出一場雜技藝術的盛宴,一場面向社會大眾的狂歡節。 “這是我孫子,這個是外甥女,這個是我老姐姐,我家一共來了七口,我們不僅能看馬戲,而且還有這么多適合孩子們玩的東西,再遠也得來。”9月27日,從鹿泉趕來的孫蘭芝大媽一家在嘉年華玩嗨了。“我家的小家伙昨天就來玩了一整天,覺得不過癮,這不今天又來了,今年的形式確實新穎,既不同于往年單純的馬戲大篷,也不同于平時常去的游樂場,孩子飽了眼福又玩得盡興,咱‘莊’里有了這樣的去處真是不簡單。”9月28日,來自正定的王女士和她的孩子在嘉年華里玩得不亦樂乎。 首屆國際馬戲嘉年華青年志愿者劉欣告訴記者,嘉年華里最吸引人的要數民俗小院,剪紙、糖人、皮影等民間技藝以及大肉串、楊麻子大餅、慶豐包子等特色美食。“還有就是對中國四大發明的講解和展示,全是家長帶孩子來看的,特別熱鬧,很多家長說,‘在玩中還能學到知識實在難得’。” “我們想將嘉年華這種綜合體驗活動做成市場受眾面廣、接地氣、受歡迎的常態形式,并由此形成演員、雜技學校、演出公司共贏的良性循環鏈條。”張杰說,首次嘗試“文化+”,可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但無論如何,將會堅持走下去。(圖片均由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趙永輝攝) 花絮:觀眾參與樂趣多 在9月26日晚首屆國際馬戲嘉年華的演出現場,當表演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一匹駿馬在主人的牽引下來到舞臺中央。“誰愿意上臺體驗一下騎馬?”主持人熱情邀請在場觀眾上臺與馬兒來個親密接觸。話音剛落,臺下好幾個小伙舉手示意,有人甚至迫不及待地自己沖到了臺上。 第一位觀眾要騎馬了。他系好安全帶,與馬兒同步奔跑……主持人看準時機,大喊“上!上馬!快上馬呀!”可是這位觀眾卻因經驗不足,多次嘗試之后依然不能騎上飛奔的駿馬。不過這可沒有打消咱們觀眾的參與熱情,第二名觀眾做好準備了,可就在他一條腿剛剛要跨上馬鞍時,他的鞋子卻飛上了半空,這鞋一飛,在場的觀眾無不笑得前仰后合。還有觀眾不死心,要試一試。這位觀眾是個機靈鬼,怕再次出現這種鞋飛出去的狀況,干脆把鞋脫掉扔在一旁。他倒是上了馬,可是觀眾席里依然是一片笑聲,原來小伙子倒騎在馬上。觀眾的笑聲越來越大,定睛一看,這小伙子的牛仔褲不幸“遇難”了,褲襠扯壞了,還露出了紅內褲。小伙子“尷尬”地從馬上下來,“狼狽”而去。 雖然觀眾屢屢失敗,但最后還是有兩名觀眾吸取了前面失敗者的教訓,在全場觀眾的鼓勵下,騎上了駿馬,他們下來后好不得意,頻頻向觀眾席揮手致意。這些精彩的互動節目,讓馬戲嘉年華充滿了笑聲,也讓觀眾體驗到了參與的樂趣。 |
關鍵詞:吳橋雜技節,文化+,雜技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