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楷模尚金鎖:誠信是做人的“金鎖”
誠信是做人的“金鎖” ——記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尚金鎖 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記者 趙紅梅 衣著簡樸,不善言談。這是記者對首屆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主任尚金鎖的最初印象。 然而,隨著采訪的深入,一個個驚奇接踵而至—— 他從一個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臨時工,成為省管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專家。 他造就了全國唯一一家連續28年無虧損、年年盈利上臺階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 他帶領的企業人均創利、人均經營量、噸經營量費用開支3項指標連續18年在全國同行業名列前茅。 在糧食企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為什么他的商道越走越寬? 用尚金鎖自己的話講,靠的是言必信、行必果的執著——“誠信是我做人的‘金鎖’”。 對國家講誠信—— 變“不壞一粒糧”為“保鮮粒粒糧”。為踐行這一承諾,他40多年不懈攻關,完成16項科技成果,為國家保鮮糧食幾十億斤 雖已初秋,但中午的溫度依然接近30攝氏度。走進尚金鎖自行設計的沒有空調的保鮮庫,抓一把大豆,涼涼的,溫度計顯示為8攝氏度。“這是我發明的大豆包衣安全儲存技術。”尚金鎖話不多,但句句見心見肝。他覺得自己就是為保國糧來到世上的。 今年64歲的尚金鎖,邢臺柏鄉人。23歲時被調到當時的柏鄉鎮糧庫任會計,由于倉儲條件差,糧食保管沒有做到無蟲、無霉、無鼠雀、無事故,單位受到上級批評。看著好端端的糧食受損,農民出身的尚金鎖心疼,單位受了批評,他心里不舒服,于是主動請纓,當上糧食保管員。 全國糧食系統有個口號——“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尚金鎖當保管員后,寫下保證書,把“不壞一粒糧”改成“保鮮粒粒糧”。 三字之差,彰顯了他盡職盡責保國糧的承諾。兌現諾言,他已堅守40多年。 國家規定,糧庫治蟲可用殺蟲劑,尚金鎖為減少糧食用藥,在100多個瓶瓶罐罐里養了27種害蟲,定期觀察害蟲在不同溫度、不同濕度中的生活習性、繁殖過程、危害規律、預防措施。經過三年試驗,他研制的低藥殺蟲技術,比常規殺蟲技術少用藥80%,殺蟲效果更好。 用藥再少,不如不用。為弄清一年365天氣候變化與蟲、霉、鼠、雀危害糧食的關系,找出規律,拿出預防辦法,從1976年開始,尚金鎖每天四次觀測記錄,風雨無阻、晝夜不止。 |
關鍵詞:誠信建設,尚金,糧情,保鮮粒粒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