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
河北蒙古族可分為四部分:一是世居的蒙古族,包括喀喇沁蒙古和察哈爾蒙古兩部。二是厄魯特蒙古達什達瓦部的后裔,該部原居于新疆伊犁河畔,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移居河北承德市。三是清代駐守圍場的蒙古八旗兵丁及家屬。四是清朝政府派往各地驛站、關卡及城鎮駐防的蒙古八旗官兵。河北蒙古族最早信奉薩滿教。16世紀后,全民信仰喇嘛教。 清代,河北蒙古族大部分為八旗官兵,駐守臺站、關卡,政治地位低于滿族,高于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新中國成立后,河北蒙古族政治上享有廣泛民主和平等權利,設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在蒙古族聚居地方還建立了蒙古族鄉或蒙古族與其他民族聯合建立的民族鄉。河北蒙古族歷史上以牧業為主。清代開始廣泛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建國后,農業生產有所發展,但因大部分居于山區壩上,自然地理條件差,生產發展緩慢,部分蒙古族尚未解決。河北蒙古族通用漢語漢文,只有張家口北部牧業區和平泉縣北部的部分蒙古族在民族內部兼用蒙古語。居于承德、張家口地區的蒙古族,除仍有明顯民族心理素質外,風俗習慣已同于漢族。牧業區的蒙古族在飲食、服飾及婚喪嫁娶等方面有顯著的民族特點。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在其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創造出了歷史、文學、醫學、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大量珍貴典籍。其中,《蒙古秘史》是中國最早用蒙古文寫成的歷史文獻和文學巨著,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蒙古族的口頭文學以英雄史詩《江格爾》最為著名,它以巨大的概括力生動反映了蒙古族部落戰爭時代的社會歷史,是中國文學史上“三大英雄史詩”之一。 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傳統住房,其特點是易于裝拆搬遷。一座蒙古包只需兩峰駱駝一輛牛車就可運走,兩三個小時就可搭蓋起來。蒙古包內使用面積大,空氣能很好地流通,采光好,冬暖夏涼,遮風擋雨,很適合牧民的生活。 蒙古族的服飾是蒙古袍。蒙古袍身長寬大,右衽,高領長袖,在騎馬放牧時能護膝防寒,晚上能當被蓋;長長的袖筒冬天可護手持韁,夏天可防蚊叮咬;寬寬的腰帶在騎馬時可保持腰板的挺直和穩定。蒙古袍的用料有季節之分:夏袍是棉絲質的單夾袍,冬袍是粗布、毛料面的羊皮袍。顏色有男子喜歡的棕色、深藍色,女子喜歡的橘紅、淺綠和粉紅,老年人喜歡的青、灰色等。蒙古婦女的帽飾和首飾多鑲珠寶和銀飾,顯得雍容華貴。 蒙古族人以肉食、奶食為主,傳統的吃法有"手扒肉":將大塊肥嫩綿羊肉用白水煮熟后端上桌,用蒙古刀割下蘸作料吃;"烤全羊":將整只羊去掉內臟,把各種調料填進切口和腹腔內,然后裝爐烤制,烤成的全羊外皮香酥、肉嫩味美,是招待貴賓的佳肴。 蒙古族人酷愛飲茶,尤其是用磚茶煮的奶茶。此外,馬奶酒也是蒙古族的傳統飲料之一。 蒙古族能歌善舞。蒙古民歌分為長調和短調,長調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于敘事,又長于抒情,表達了草原兒女獨有的深情。長調流行于牧區,而短調則流行于半農半牧區。蒙古族的舞蹈節奏歡快,動作剛勁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馬步最有特色,表現了蒙古族人民淳樸、熱情、粗獷的氣質。傳統的舞蹈有"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好來寶"是一種自拉自唱、即興創作的表演藝術。它有固定曲調,沒有固定的唱詞,曲調樸素無華,似小溪流水,韻味優雅,在草原上流行很廣。蒙古族人的傳統樂器是馬頭琴。其演奏技法成熟完備,表現力非常豐富,既可表現蒙古族粗獷豪放、浩瀚深沉的性格,又可表達出圓潤婉轉、如歌如泣的效果。 |
關鍵詞:民族團結,少數民族,反法西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