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新期待]娃上啥學都成才,咱滿意嗎
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難題開始破解,娃兒們在公平教育的大環境下能成才成事。國家在教育改革中正下大力氣,促進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的建立,讓普通百姓再也不為擇校難而發愁揪心;困難群體的教育求助和貧困地區教育資源配置的傾斜,讓過去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如今也建起了高標準配置的學校。 不是重點學校、名校拱破頭也難進嗎?那好,國家在教改中不再設立重點學校和重點班,教育的投入公平分配,教育的資源公平配置,勻稱的教育發展,讓每所學校最終都能夠成為有自身特色的學校。不是過去農村學校、偏遠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嗎?那好,國家在教改中推選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說不定哪天全國名校的校長便會到咱農村學校來支教,先進的教學理念也會傳遞到咱每個娃兒的心里,不是貧困地區待遇差,吸引不來好教師嗎?那好,國家在教改中改善和提高貧困地區教師待遇,讓好的老師既留人更留心。 邯鄲市通過實行建盟校、并校、設分校、新建校等模式,積極推進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取得顯著成績。2009年,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現場經驗交流會就在邯鄲召開。 “優勢校扶持薄弱校、建盟校等,都只是初步的均衡,高水平的均衡應是辦學內涵上的均衡。”邯鄲市教育局局長楊華云說。為打破“千校一面”的僵局,邯鄲市鼓勵各學校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實行錯位發展、特色辦學,培養“合格+特長”的學生,辦“優質+特色”的教育。 每一所學校都精彩,才是教育均衡的真諦所在。目前,邯鄲市已建成市級特色學校30余所,縣級特色學校100多所,并建成了廣泰中學的書香校園、市二十六中的國學特色、市二十九中的音樂特色、邯山區實驗小學的科技特色等10余所充滿地域傳統文化的特色學校。 在推進普惠教育中,2010年國家開始向所有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惠及1.36億學生; 2011年秋季開始,國家又啟動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2600萬學生通過政府補貼,吃上了安全的營養餐。目前,國家已經建立了以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校內獎助學金、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多種方式并舉的資助體系。 2013年9月,來自中緬邊境小城云南騰沖的王成韜成為清華大學一名新生。偏遠閉塞地區的學子進入清華大學的背后,是國家“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的改革舉措,與王成韜一樣,全國還有832個貧困縣的3萬名學子,在教改的助力下,圓了大學夢。這一項項教改措施的推進,給咱帶來了一項項的利好消息,也最終會把“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到咱們的心坎上。 有了這樣的教改,也就給咱老百姓鼓了勁,加了油。招生制度改革開始破冰,娃兒們在多元選擇的道路上能夠成功成業。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和注冊入學;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這些列入教改的新舉措,咱老百姓聽起來有些晦澀難懂,咱就轉換成大白話告訴你: 今后娃兒們的高考不再局限在“一考定終身”的“黑色六月”了,也許一年要有兩次甚至多次的“多考有選擇”;職業院校也不再低人一等,它和普通本科院校一樣,甚至比普通本科院校還要受社會和家長重視,因為職業院校直接面對的是社會需求,社會需要什么專業它就開設什么專業,企業需要什么崗位它就增加什么專業,有些專業本身就吸收企業或社會機構的加盟,用就業的“訂單”開設高職的專業。以前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難就業的“藍領”,今后職業教育就要培養能就業、好就業的“金領”。如果在高職教育中還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那好,普通高校、高職院校與成人高校之間的通道已經被打通,就像存折可以讓咱的錢在不同的銀行之間自由流動那樣,“學分制”在學校普遍建立,只要存夠了一定的“學分”,娃兒們從高職院校轉向普通高校也能像銀行轉存一樣方便。有了這樣的通道,娃兒們成功的機會不就更多了,成業的道路不就更寬了。 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三種不同類型的教育,給了娃兒們更多提升素質的選擇,架設起了他們成才立業的“立交橋”。每個娃兒都能根據自身的條件,量身選擇不同的教育渠道;根據興趣愛好、價值取向和訴求目標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發展路徑。這樣的“訂單式”教育和人性化教育,再也不會壓抑孩子們的個性發展,培養出來的娃兒們也不會是千面一律了。讓接受了不同類別教育的娃兒,都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在實現人生價值中出彩,這是教改的根本目的所在。 有了這樣的教改,也就給咱老百姓提了神、打了氣。這就是教改的惠民好聲音,更是教改的惠民好政策,它讓公益性、普惠性的教育回歸到人民滿意的發展軌道。 |
關鍵詞:好日子新期待,河北,惠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