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新期待]娃上啥學都成才,咱滿意嗎
(二)如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教育體制改革在人民的期盼中迎來新的里程碑。 1.方向正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在改革開放上決不能有絲毫動搖,改革開放的旗幟必須繼續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方向必須牢牢堅持。” 從教育的“產業化”到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教育體制改革迎著老百姓期盼的方向走,教育的本原重又回歸到公益性、普惠性的正確軌道上來。 反思過去群眾對教育的抱怨,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產業化”的漂亮口號下,教育成了賺錢的機器,老百姓的口袋成了學校的“錢袋”。你想享受良好的教育資源嗎?學校有“校中校”,還有“貴族班”,掏錢就能進;你想上名牌大學嗎?大學的招辦主任就能給你辦,只要你有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教育公平,不僅僅是公民受教育機會的公平,而且還是公共教育資源的配置公平、教育制度的規則公平,這才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2.目標定了 當前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標是: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讓每個孩子都能成才;以“管辦評分離”為導向,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系。 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把立德樹人作為先決條件,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教育“三個面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公平地配置教育資源,讓公益性普惠性的教育陽光照耀到每一個孩子身上;必須科學界定政府、社會、學校以及家庭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角色”,構建新型的教育主體關系。 ——我們的教育必將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教育。這樣,我們的教育才不會“自毀陣地、自亂陣腳”,我們的人民才不會被敵對勢力所利用,才能避免出現“顛覆性的錯誤”。讓“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理念在每一個受教育者心中深深扎下根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才能不斷得到提升,我們的全民素質和民族素質才能得到提高。 ——我們的教育必將是促進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前提和基礎。教育公平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夠享有受教育的機會,讓每個適齡兒童都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讓每個人都能夠通過教育擁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有了這種教育,社會正氣才能弘揚,促進社會進步的力量才能凝聚,民族復興的“正能量”才能得到最大釋放。 ——我們的教育必將是推進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教育。教育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多樣化教育需求,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這就要求以改進政府教育管理模式,釋放學校辦學活力和發揮社會參與作用為重點,構建起政府、學校和社會三者互促互進的新型教育管理體制。只有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才能培養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有了這種教育的“中國好聲音”,必將能不斷涌現“中國好故事”,也必將能鑄造出“中國好形象”! 3.措施硬了 教育是國計,更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只有切實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造就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才能用人力資源強國的教育夢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教改的方向了 它是一切教改的前提,用它來立魂立神,咱們的教育才能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中,展示出民族復興和發展中的精氣神;用它來立德立心,咱們的教育才能不斷培養和造就“四有”新人,培育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呵護人民的心靈家園;用它來立根立本,咱們的教育才能在實現公益性、普惠性發展中,堅定起人民滿意的根,堅持住服務人民的本。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20世紀初,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用“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理念,為教育興國奔走呼號。進入新世紀的中國教育,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必將迎來百花爭艷的滿園春色,必將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 5.教育公平的步伐加快了 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正在從全民教育、終身教育的基礎——義務教育階段做起,并延伸到各級各類教育。 素質教育的難題開始化解,娃兒們在素質教育的熏陶中能夠成人成心。教改不僅關注孩子們的學業成績,而且更加注重學生的素質養成,把孩子從“大書包”“小眼鏡”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教改的一大方向。用強健的體魄成長人,用豐富的知識培養人,用良好的道德塑造人,用優秀的文化熏陶人,已經在教改中成為讓娃兒們成人、成心的重要途徑。不是應試教育把孩子整成了考試機器了嗎?那好,國家對教育實行綜合評價,成績好不代表學校好,學生的素質好才是學校的“金字招牌”。不是咱最煩“校中校”的補課亂收費嗎?那好,誰要再這么干,國家就查處誰。 這是河北省三河市高樓鎮第二小學一所普通的幼兒園,在裝點得色彩繽紛、充滿童趣的教室里,中(2)班的39名小朋友分成3組,圍坐在鋪著塑膠墊的地上進行“創作”:3名教師指導著他們用就地取材和出的泥巴,憑自己的想象捏“汽車”,充當“車輪”的是飲料瓶蓋。園舍柵欄下開出的一片“農田”里,有教師帶著小班孩子在種菜……這些教師中,有很大一部分達到了大專學歷,而這樣的幼兒園,每月只收取90元托兒費。 農村幼兒園與中心小學“一體規劃、一體建設、一體管理”的辦學模式。讓三河農村幼兒園實現了公辦、幼兒教師全部列入事業編制;幼兒園經費主要由財政列支,幼兒收費執行國家最低標準。這也讓農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幼兒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對于中學教育,三河市教育局的同志們也非常自豪,“我們這兒的農村中心鎮初中,辦學條件不但不輸,而且還能趕超市區的學校”!對于初中城鎮化可能引發教育成本高、造成弱勢群體就學難的問題,三河市也做了通盤考慮,在全部免除初中生雜費、課本費、住宿費的基礎上,對生活相對困難的寄宿生給予生活補貼,保證了農民的孩子人人上得起學。 有了這樣的教改,也就給咱老百姓順了氣,定了心。 |
關鍵詞:好日子新期待,河北,惠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