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陽留楚鄉財政所所長徐世芳 為群眾辦事最滿足
“我是一名財政所所長,來自群眾,更要貼近群眾,將汗水灑在地頭和田間,情系群眾,甘于奉獻……”這是饒陽縣留楚鄉財政所所長徐世芳近日創作的一首詩中的幾句。作為全省2084個財政所中年紀最大、資格最老的所長,徐世芳還有3個多月就要退休了,這幾句詩也總結了他近30年在基層財政戰線奮斗的歷程。 “有難處,就找徐所長” “這次糧補一共是270元,您放好了,有啥需要隨時跟我聯系。”11月13日,徐世芳把大邵村五保戶趙進東的糧補款交到他手里時,78歲的老人緊緊握住徐世芳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徐世芳與趙進東結識于2011年4月9日,那天一大早,趙進東老人氣喘吁吁地來到財政所。原來,他不慎將糧補存折、糧補通知書、身份證丟失,因為缺少手續,他跑了好幾次銀行都沒補成糧補存折。于是,他想到了大伙兒信任的財政所所長徐世芳。 按照一般工作程序,老人應提供村委會出具的丟失證明,到派出所開具戶籍證明,再到縣城銀行辦理掛失手續。這樣一來,他要往返多次縣城。“這里離縣城有20多里路,老人年邁體衰跑一趟不容易,對于村里的老人們來說支取這些補助是件大事兒。”徐世芳放下手頭的工作,當天下午就幫老人補辦了存折,還把取出來的糧補款一并送到了老人家里。老人深受感動:“我真不知道該怎樣感謝你,我給你鞠個躬吧!” 今年8月10日下班在家的徐世芳突然接到趙進東老人的電話,因連日的降雨,他家的屋頂漏雨了,一時手足無措的老人想到了徐世芳。徐世芳和同事立刻冒雨趕到了20里外的老人家里。“破舊的屋子外面是磚、里面是土坯墻,如果漏雨時間長了房子有倒塌的危險”,徐世芳趕緊把老人背到了安全的住處安置好,用塑料布蓋好漏雨處,又趕緊和民政部門聯系。 像趙進東這樣的老人,在鄉里有幾十戶。多年來,徐世芳一直為這樣的孤寡老人代辦銀行支取補助款業務,進村上門送各種補貼款,為老人們扶危解困。“有難處,就找徐所長”,這成了老人們的口頭禪。 “黑所長”一點都不“黑” 因為長年累月下鄉進村,經受風吹日曬的緣故,徐世芳曬得面黑如鐵,還因為他“辦事愛較真,講究個公平公正,鐵面無私”,同事們和鄉親們都叫他“黑所長”。 “盡管叫他黑所長,可徐所長卻一點都不‘黑’,是個耿直正派的所長”,這個評價來自不少與他打交道的私企老板。2010年,留楚鄉實施商品街改造工程,涉及金額達80萬元。當時好多公司想承攬這項工程,一位老板私下找到徐世芳,提出要和他利潤分成,再給他5萬元透個預算標底。 徐世芳說,5萬元真不少,他每月工資1900多元,一年才2萬多點,兩年都掙不了5萬。面對利誘,徐世芳選擇了拒絕,“這樣不但會喪失了一個財政干部的準則,更喪失了我做人的道德。” 在化解原鄉鎮企業集資的債務時,徐世芳進村入戶到廠走訪當事人,歷時三個月,終于幫群眾兌現了四十多萬元的集資款。事后,當事人湊了3000元,偷偷塞進了他的包里,被他婉言拒絕了。徐世芳說:“為群眾辦事理所應當,你們要是感謝我,就應該支持我的工作,不讓我犯錯誤,就才是真正為我好啊。” 在留楚鄉財政所,無論是財政資金、村級資金,還是涉農補貼資金、支農專項資金,他們全部堅持陽光操作,及時向群眾公示,接受群眾監督。他們還對村級資金實行了村財鄉代管,由群眾推選出了村務監督小組,村里的開支和重大事項都要經過村務監督小組審核簽字。 “我對農村有了割舍不掉的眷戀” 11月13日下午,肖店村村民王愛超在蔬菜大棚里忙碌著,看著綠油油的芹菜,憧憬著豐收的喜悅。他告訴記者:“要沒有徐所長的幫忙,我這大棚是肯定建不起來的。” 今年28歲的王愛超一直在外面打工。去年十月份他決定回家種植棚室蔬菜。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東湊西借了20多萬元,還有50萬元的缺口”。眼看就要過冬,創業夢也幾成泡影,無奈之下,他跑到財政所咨詢政策。 徐世芳看到王愛超踏實能干,便多次來到他的蔬菜大棚現場,協助他制定了發展規劃,成立了合作社。在辦理銀行貸款時,徐世芳和同事們拿出自己的工資存折進行了抵押,為王愛超辦理貸款50萬元。每次提起這事,王愛超都十分激動:“如果沒有徐所長雪中送炭,我的創業夢早就破滅了。” 徐世芳做事認真,只要是群眾的事,他都要親自跑辦。2010年10月的一個上午,徐世芳連續跑了8個村的“一事一議”項目,詢問進度、查看現場、拍攝照片,好多施工現場要步行,由于過度疲勞,再加上低血糖,徐世芳在北留村工地上突然暈了過去,在場老百姓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勸他住院治療。可第二天他依然出現在了工作崗位上。 近幾年來,國家下達的專項資金多,類別廣,徐世芳不但吃透了國家政策,還掌握了大量的專業技術知識。今年7月,常安村需要修路,讓施工方做了一個預算,工程總預算18萬元,按說也不算高,但村窮錢少,路又急需修,怎么辦? 徐世芳帶領同事們,查看了工程現場,了解了實際情況,便開始為村里謀劃。從一塊磚,一袋白灰算起,又組織村民出義務工,硬是省下來了8萬元。村民們都說:“財政所真是我們的好管家。” 幾年來,徐世芳注重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組織35個村實施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已超過了100個,總投資超過1000萬元,參與工程立項、招投標會議41次,編制工程預算162個,到項目施工現場800多次。 “30年來,我和群眾揉在了一起,與農民打成了一片,我對農村有了割舍不掉的眷戀。”徐世芳說,自己來自農村,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感情,為群眾辦事讓他心里最滿足。 |
關鍵詞:徐世芳,饒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