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峪現代農業園: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葫蘆峪在建的蔬菜大棚。邵蔚攝 核桃種植區。平山縣委宣傳部提供 長城網石家莊4月10訊(記者馮素琴 馬紅娟 通訊員賈保衛)革命老區平山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全縣總面積2648平方公里,其中山場1950平方公里,耕地、水面各310平方公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縣域面積大、地形地貌雜、山場河流多、耕地農田少的基本縣情,限制了傳統農業的發展,但為發展特色農業提供了優良條件。 葫蘆峪現代農業園區就位于平山縣王坡鄉,過去,這里連綿不絕的荒山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如今,連綿的荒山變成了“種啥長啥”的層層梯田,一個規模超5萬畝的現代化綜合農業產業園區正蓬勃發展,實現著當地農民多年來“綠色崛起”的幸福夢想。 “近3年來,這個項目投入農發資金5235萬元,整合吸引涉農資金3407萬元,撬動企業、社會資金11158萬元,使過去溝壑縱橫、砂石裸露的荒崗禿坡變成了山青果豐的農業產業園,走出了一條太行山區山岡薄地生態治理與發展現代立體生態循環農業相結合的路子,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山區生態開發機制‘葫蘆峪模式’。”平山縣農發辦主任齊國利深有感觸地道出了葫蘆峪舊貌換新顏的由來。 幾年前的葫蘆峪還是滿目蒼涼的荒山荒坡,當地的老百姓還在過著清苦的日子,如何撬動這一寶藏,利用廣闊山場發展好山區經濟、實現農民致富,這成了已經在外地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民營企業家劉海濤回鄉后的唯一心愿。葫蘆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也就是在他為家鄉建設的強烈夙愿中孕育而生。將零散的荒山荒坡資源有效整合,進行規模化開發利用。“通過購買、入股、租賃三種途徑把荒山薄地從農民手中整合過來,把項目做大、讓農民得實惠”。辦法總比困難多,很快,擋在葫蘆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面前的第一道門檻的土地使用權流轉很快化解了。 頂層設計,在葫蘆峪產業園得到了充分的運用。確定了立足縣情實際,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特色產業為方向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根據不同的地理狀況和氣候條件,制定了特色產業發展布局規劃,黑木耳、蘋果、冷水魚、錯季蔬菜等成了西部深山區重點發展的項目,中部淺山丘陵區重點發展核桃、玫瑰、壽桃,東部平原區則重點發展食用菌、設施蔬菜等,葫蘆峪產業園立做足比較優勢,突出各自特色,打造出了集中連片的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帶。 “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就是先進科技不斷注入農業的過程。搞現代農業,起點一定要高。”平山縣葫蘆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海濤透露,為了實現高起點,避免開發的盲目性,公司先后花費100多萬元,聘請河北農業大學規劃設計院、燕山大學規劃設計院、北京四海恒冉環境工程設計有限公司等機構,為園區編制了詳細的發展規劃。 按照規劃,到2015年,園區將完成投資5.13億元,將建成以薄皮核桃種植為主,集設施蔬菜種植、養殖、農產品綜合加工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園區。“廣闊的山場資源蘊含著財富,讓科技在葫蘆峪生根,把廣闊的山場變成一個超大型的科技實驗室。”劉海濤說。如今的葫蘆峪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初現規模,園區通過實行“大園區、小業主”的管理模式,按50畝為一個單元,將核桃基地劃分為若干管理單元,在統一管理措施、統一管理標準的前提下,交給項目區附近的農民承包管理,承包管理的農民則通過公司實施的統一管理措施和標準,農民在致富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質。 高起點的建設,葫蘆峪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實現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產業園采取“公司+農民合作社+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組織形式,將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相結合,實行一業為主、多業并舉,綜合開發。“一業”是核桃種植業。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由單純種植向深加工領域拓展,通過提煉核桃油、化妝品原料、染料等實現進一步增值。“多業”包括苜蓿、藥材、紅薯、花生種植,澳大利亞格朗德韋奶綿羊、柴雞養殖,建千畝薰衣草園、大馬士革玫瑰觀賞園發展觀光農業等。 目前,葫蘆峪現代農業產業園已經探索出規模經營和家庭經營相結合、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的現代化農業新模式,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和農民增收,實現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這對于全省各地都具有借鑒意義。 散養雞養殖。平山縣委宣傳部提供照片 |
關鍵詞:葫蘆峪,現代農業園,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