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棗和新疆棗:“舌尖上的競爭”引發的思考
大棗是河北的名優土特產品之一,有著上千年的栽培歷史,種植面積、產量曾經位居全國第一。阜平大棗、贊皇大棗、行唐大棗等在省內外享有美譽。外地的親朋好友來河北出差或探親,走時總少不了帶點河北大棗。然而,大棗這一讓河北人引以為傲的名優農產品,當下卻成了許多棗農的心病。 這是怎么回事? 河北大棗嚴重積壓,新疆大棗反客為主 今年入夏以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阜平縣東城鋪村村民劉建海對著仍沒賣出去的4000多斤大棗發愁。 “這些棗都是一級棗和特級棗,往年特級棗能賣30元一斤,一級棗也能賣到十大幾元。昨天有個商販來收棗,三塊錢一斤都不要,價格和往年比懸殊太大了!”指著堆在房間地上的大棗,劉建海顯得很無奈。 記者在行唐、阜平、贊皇等產棗大縣采訪了解到:2014年春節前,大棗價格已經較往年下降了50%,入春以來,進一步下降了60%以上。 由于過去幾十年,河北省大棗市場行情一直不錯,最高時棗農一出手就能賣到50-60元/斤,已經習慣了高價出售,去年秋收后突如其來的降價,讓棗農無法接受,于是大多存有等等看的思想,沒想到,越等越賣不上價,出現了大量積壓。 和棗農一起不爽的,還有本地的大棗經銷商們。 “老棗商”劉金兵是阜平縣人,已經從事棗生意30多年。幾十年下來,在縣城買了房開了店,對本地大棗頗有感情。“這些年,每年我都要收購10來萬斤大棗,往年這時候早賣出去七八萬斤了,可眼下才賣出2萬多斤。由于春節前后收的棗價格高,如今市場不景氣,為了少賠點,我也進了一些新疆棗賣。”劉金兵捧起一把本地紅棗給記者看,“這幾萬斤棗算是砸在手里了。” 行唐縣興達果脯有限公司經理王貴霞告訴記者,她每年要經銷17萬斤左右大棗,往年這個時節能賣出6萬斤左右,今年僅售出3萬斤,冷庫里還壓著十幾萬斤呢。 許多經銷商反映,目前,河北大棗真正賣出去的僅占1/3,60%以上的大棗壓在了棗農和經銷商手里,處于滯銷狀態。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走在省會石家莊的大街小巷,很多干果店都打出了出售新疆大棗的招牌。 這是一場“舌尖上的競爭”。在省會翟營大街一家干果店門前顯眼位置,排放著幾箱大棗。“這些都是新疆棗,好吃,價格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你要想買更好的,還有一百多元帶包裝的。”店主熱情地介紹著。記者走進店里,貨架上排放著新疆若羌大棗禮品盒。“有河北大棗嗎?”店主指著角落里一箱個頭明顯偏小的大棗說,“這是阜平棗,10元一斤。”記者感受到,店里的新疆大棗明顯多于本地棗。 為什么不多進些本地棗?回答是,新疆棗個大皮薄、核小肉厚、入口甘甜,比本地棗賣相好,口感好。 “前些年我主要賣的還是本省棗,這兩年新疆棗名氣越來越大,許多消費者點著名要新疆棗,我也就改賣新疆棗了。”店主說,去年許多大棗經銷商還沒有做新疆棗,今年80%以上都進了。 記者在石家莊市多家超市調查發現,從價格上百元一斤的特級精品棗,到十幾元一斤的棗,從精包裝到散裝,新疆大棗占據的攤位明顯多于河北大棗。 “與往年比,今年消費者購買新疆大棗的居多。”北國超市裕華店的干果區負責人進一步證實,“如今本地棗三天的銷量,也抵不上新疆棗一天的銷量。” 品質退化創新乏力,河北大棗最大軟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變化,多年前就已開始,只是我們的棗農“居安”沒有“思危”,更沒有隨機應變。 大棗是“天然的維生素丸”,能夠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是我國特有的果品之一,在河北、山西、陜西等地種植廣泛。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河北的贊皇金絲大棗、阜平婆棗,河南的灰棗,陜西的駿棗等名優品種紛紛涌入新疆,內地棗農大批赴疆傳授大棗栽培種植技術,新疆大棗得以迅速發展。目前,新疆紅棗種植面積已突破600萬畝,躍居全國第一位,占全國種植總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從去年開始,大片的新疆大棗進入盛果期,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50%以上。 “澇梨旱棗。新疆具有生產大棗的獨特優勢。”我省大棗研究專家、河北農大教授劉孟軍介紹,新疆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營養干物質積累,所產瓜果糖分極高。加之氣候干燥,不易發生病蟲害,棗樹打農藥很少,品質好。 但這不是根本原因,必須看到的是,新疆發揮后發優勢,勇于創新,利用其地域遼闊的地利之便,集中推廣優質新品種,大力實行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在品種規劃、規范化建園、推廣有機果品種植技術、提高加工倉儲能力、技術創新引領產業發展、推進市場建設速度、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等方面形成了合力。經過幾年迅速發展,新疆大棗“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成為一種必然。 2007年,贊皇縣開始在大棗苗木購銷、后期管理、林業科技等方面與新疆合作。每年一開春,赴新疆從事苗木嫁接的贊皇人能達到1萬多人次。由于手藝過硬,嫁接速度快,苗木成活率高,贊皇縣果木工在新疆頗受歡迎。以至于有一種說法:新疆的棗樹三分之一是贊皇人嫁接的。不僅是贊皇,我省的大棗之鄉基本上都與新疆有合作,或賣棗苗,或進行技術服務。 反觀我省棗鄉,由于大棗生產歷史悠久,品種退化,許多棗樹已到老年期,縮果病、裂果病等病蟲害頻發,加之多數果農多年來一直以過度強調高產為目標,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致使果品質量良莠不齊。 “片面地追求產量,化肥農藥過量使用,大棗品質逐年下降。這是河北大棗被新疆棗擠占市場的主要原因。”劉孟軍認為。 省林業廳負責果樹生產的負責人介紹,在我省的大棗產區,長期使用化肥還造成了土壤板結,破壞了土壤中微生物及生物的生存環境,導致病蟲害發生。為了防治病蟲害,增加產量,棗農往往又會加大農藥化肥用量,形成惡性循環。 不僅如此,由于創新意識差,目前,我省棗農大多還是用傳統的經營方式管理棗園,沒有形成科學的現代化集約化管理機制。創新乏力,具有增值加工能力的企業少,市場競爭能力弱,品牌聚集效應和宣傳力度不足,這些也影響了河北大棗的銷售。 創新驅動綠色發展,強筋壯骨重振雄風 毋庸置疑,隨著新疆棗豐產期的到來,今后幾年,新疆大棗仍將源源不斷流入我省。這是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 面對新疆大棗的常態化競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下大力提升河北棗的市場競爭實力。 我省最大的大棗生產縣——行唐縣已經開始行動。他們和中國農大、河北農大聯合研究培育高抗病抗裂新品種,并通過推廣“樹開心、枝拉開、精細管、肥平衡、無公害、質先行”的老樹整枝改造計劃,提質增效。 阜平縣正在探索網絡銷售大棗的路子,和阿里巴巴、淘寶的合作已經開始,并扶持大棗生產集中區建設了一批大棗烘干房。 單憑這些,振興整個河北棗業還遠遠不夠。如何使河北大棗產業從生產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單一生產型向市場化產業化轉變,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課題。 “必須確定以品質為導向的思維方式和栽培方式。適當控制產量,減少化肥農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提高有機肥的用量。”劉孟軍建議,在轉變栽培方式的同時,應加強名優新品種的研究培育推廣,加快新品種的換代步伐,通過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的推廣,做到以創新和優質取勝。 劉孟軍介紹,國際園藝學會棗工作組和全國棗專業協會的辦事機構都設在我省,我省的大棗科研力量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可謂雄厚。目前,也已經培育出贊新一號、月光、阜帥、阜香等一批個大、肉厚、抗病性強、豐產穩產、口感好的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如何走向市場,還有賴大棗種植戶、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 “長期以來,我們重生產、輕采后處理和加工,大棗產品的分選、清洗、包裝、烘干、氣調保鮮等環節比較落后。大棗加工、運銷龍頭企業少,混合采收上市狀況普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占有率。”省農科院院長王慧軍認為,在全國市場供應量增加的情況下,不能一味地追求生產環節的效益,要更多地考慮整個產業,也要讓加工、營銷、流通等環節上的產后效益發揮出來。 新疆棗這匹“黑馬”在給河北大棗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催生了各地轉型升級的動力。 為加快大棗品種更新換代步伐,阜平縣通過實行現代紅棗產業建設項目的財政補貼,去年以來已引導扶持棗農更新換代品種2萬多畝。同時,縣里拿出1500多萬元扶貧資金,鼓勵棗農創新栽培方式,使用無公害生物農藥和有機肥。 行唐縣幾丁質紅棗專業合作社研發的生產甲克素紅棗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用這一專利技術生產的大棗質量上乘,甲克素紅棗已然開始打入京津高端市場。今年在其1.2萬畝生產基地生產的大棗,普通棗每斤賣到40元,特級棗每斤上百元。 借助科技研發,近日,河北萬果紅酒業有限公司出資研發的用中藥配方去除甲醇工藝取得成功,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同時在國家專利局注冊了“中國紅釀”專利名稱,在國家商標局注冊了“萬果紅”、“棗成功”商標。日前,全國首家100%采用紅棗釀造,經過脫醇技術、富含營養的果白酒生產線在我省投入生產。 鮮棗保鮮是一個歷史性難題。近年來,我省科研單位在對鮮棗采后生理、影響耐貯性因素等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打孔塑料薄膜小包裝低溫貯藏和氣調貯藏技術,使鮮棗保鮮期由室溫自然放置下的3-5天延長到了100天以上,為鮮食大棗市場開發打下了基礎。 不信東風喚不回。雖然河北省大棗產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步伐才剛剛開始,但萬里之行,已經邁出第一步。只要這種創新的能量不斷集聚,在河北這塊有著千年大棗生產歷史的土地上,河北大棗重振雄風的日子就一定不會遙遠。 |
關鍵詞:大棗,河北棗,新疆棗,農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