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聚焦”在線訪談--關注大學生就業與創業
4、遭遇學歷歧視怎么辦? 問:有用人單位明確表示“本三畢業生不要”“非985、211畢業生不要”,很多畢業生求職者都遇到過不同程度的學歷歧視,您怎么看學歷歧視? 王長華:我對學歷歧視有很深的體會,有的單位盲目地追求985、211,即使博士畢業生也要追查本科是否985、211高校出身,這是很沒有道理的,對畢業生也是很不公平的。 對于企業來說,適合的人才就是最好的,盲目的追求高學歷是極大的人才浪費。這種觀念本身就對畢業生就業帶來額外的壓力。有些三本畢業生,以及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單純為了985、211高校的頭銜好就業而選擇考研,這不是一個好的引導。 河北學生的這種壓力,也反映了河北高等教育的差距。河北只有一所211大學,高等教育的整體水平從全國范圍看是處于下游的。但從就業的角度來說,河北企業對畢業生水平的要求與全國各地企業一樣。這也提示河北高校,應該認真研究和思考如何切實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 我去年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了反對學歷歧視的提案,社會反響很大。后來,教育部和國務院先后發文提到,用人單位招聘時不得有學歷歧視的條款。但是,從現實來看,要真正解決就業歧視問題,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大學生含金量降低了嗎? 問:招聘會上經常有企業在抱怨,“大學生的含金量在下降,一代不如一代”,是這樣嗎? 張永錄:這種抱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對畢業生“眼高手低”“不能勝任工作”的不滿,但客觀地看,我不認同畢業生畢業生含金量降低的說法。 80年代的大學生是中國的高級知識分子,現在招生比例不一樣,大學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青年群體的整體素質是提高了。比如,早些年會開汽車那是一門很牛的技術,現在汽車滿街跑,大部分年輕都有駕照,但因為這項技術太基礎了就感覺不到進步了。 6、什么樣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呢? 問:很多畢業生都說過這樣一句話“找份工作容易,找好工作就很難”,什么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呢? 張永錄:我認為好工作就是畢業生最勝任的工作,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工作。這項工作交給你,你有信心和能力能干得比別人好,就能得到比別人更多的報酬,這樣的工作對你來說就是好工作。 其二,這份工作可以提供更好的發揮空間,契合自己的職場規劃,待遇也會水漲船高。那這份工作也是好工作。 有一句話送給畢業生“開心的工作,快樂的生活”,找工作一定要找自己喜歡的,如果這份工作只能讓你痛苦,那就干脆別做。 王長華:在年輕人間流傳著一個好工作的標準是“錢多、活兒少、離家近”。高薪、壓力小、上下班方便當然是好工作的要素,但這并不是“好工作”的全部條件。 我認為適合個人志趣、素質的,有發展空間的,就是好的。第一是工作性質、內容符合個人職業興趣,個人能力勝任崗位需要,工作本身反過來也能夠為個人能力的充分發揮提供充分舞臺;第二是工作能夠為個人職業生涯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或者能夠為個人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歷練和積累。也許這個工作不是職業者的終極目標,但它能夠讓職業人明確在這個工作上所能得到的鍛煉機會和提升,明白這個工作是自己職業走向成功的重要的有機組成。第三是工作的薪資待遇能夠客觀體現個人的職業價值,能夠保障個人和家庭的中等程度生活和必要的發展。 -三位嘉賓送給畢業生的話: 張義珍:“畢業生要學會在歷練中成長。學習是永恒的主題,不要覺得自己畢業了,學習任務就完成了,工作中的學習是比學校的學習更深刻、復雜,也更重要的。這種學習是在歷練中完成的,只有歷練,才有成長,只有歷練,才有進步。” “畢業生要學會在奉獻中索取。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高的待遇水平、好的工作平臺,這些是要通過付出獲得的。每個人都有付出和貢獻,才有相互之間的享有和享受。 王長華:年輕人在上大學期間要充分利用四年的時間把本事學好,以后再也不可能有那么充分的時間讓你完全自主的學習了。一定要長什么樣的本事呢?學習的本事,提高自己的本事,自我修正的本事。 張永錄:大學生要了解社會,結合實際,設計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要有長遠的發展目標。 |
關鍵詞:就業,創業,畢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