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運河申遺】大運河申遺的河北記憶
6月22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以及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而大運河成功申遺的這一刻,是經過8年的漫長準備,匯聚了沿岸8個省市、25個城市和無數運河人的艱辛努力得來的。 令河北人自豪的是,600多公里的大運河河北段以其原生態特色成為中國大運河不可替代的部分。大運河申遺成功,也讓運河兩岸的河北人在欣慰中更多了一份責任。 8年申遺路,河北曾在全國率先啟動大運河資源調查行動 “8年了,我們終于等到了這一刻!”6月22日,得知中國大運河順利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消息,河北省文物局大運河申遺項目負責人孫晶昌激動地說,眼里已是淚花涌動。 長期以來,大運河這一被專家譽為“人工與自然共同創造的壯麗奇觀”的文化遺產,一直略受冷落。 要重視并保護這一文化遺產的呼吁始于2005年。被譽為“運河三老”的城市規劃建筑專家鄭孝燮、文物古建筑保護專家羅哲文、建筑大師朱炳仁,聯名向京杭大運河沿岸17座城市的市長發出呼吁——加快京杭大運河申報世界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大遺產的工作進程。 2006年2月,58位全國政協委員響應“運河三老”的呼吁,草擬了一份影響深遠的大運河申遺提案,從而助推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后備清單。2014年,大運河申遺日程被確定,直至最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國內各界人士為大運河申遺的鼓與呼中,早在2006年就有了河北的聲音與行動。河北不僅積極加入了大運河申遺的隊伍,并且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大運河資源調查行動。 現在已經調到北京工作的田林,曾擔任河北大運河保護規劃組組長。2006年,作為先行者也是先鋒隊,田林、白曉燕(河北大運河保護規劃組副組長)與他們的同事組成了大運河資源調查隊。“我們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走遍了大運河流經河北境內的廊坊、滄州、衡水、邢臺、邯鄲等5個城市的各個角落,挖掘和整理出大運河沿線的古碼頭、古炮臺、古碑刻、古城鎮及古村落等遺址325處,附屬文物點100多處,衍生出文化遺產項目200多處。”田林說。 “河北是最早啟動和完成大運河資源調查的省份,也是較早完成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的省份,各項工作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省文物局局長張立方說。 2008年8月,《中國大運河河北段遺產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經國家文物局同意并由河北省政府批準公布實施。孫晶昌說,《規劃》要求所有遺產點都要劃定出各自的保護區。“運河河道、與大運河有關的村鎮名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等也被列入了保護規劃范圍內,大運河形成一條線性的文化遺產長廊。” 大運河保護的復雜性和多樣性,要求水利、環保、國土資源、建設及南水北調辦公室等多個部門協同工作。2008年12月,河北省大運河聯合申遺辦公室在滄州成立,經多部門協調,諸多難題迎刃而解。 2013年3月,揚州會議最終確定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首批遺產點段”名單,我省三處文化遺產被鎖定:滄州市東光縣謝家壩、衡水市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南運河滄州至德州段河道。同年8月份,它們代表大運河河北段接受世界遺產委員會專家現場評估,并遞交了一份優秀答卷。 “申遺8年間,遺產點經過多次的篩選,我們無法確定哪一處能最終入選首批名單,所以,每一個與大運河相關的遺產點,我們都做了詳細的保護規劃和具體的修復方案。”張立方坦言,在大運河申遺的日日夜夜里,各部門合力保證了申遺的每個環節不出現漏洞。 原生態的大運河河北段代表了北方大運河遺產的原真性 “大運河河北段線路清晰,體系完整,擁有較為完整的人工河道和堤防體系,代表了我國北方大運河遺產的原真性。”張立方指出,“原生態”是我省境內大運河最具特色的地方,這一點也是其他地區大運河所無法比擬的。 南方的運河,由于當地經濟比較發達且至今仍在運行,河道幾經變遷,原生態的歷史風貌幾乎蕩然無存。而大運河河北段由于流經地經濟相對落后,加上20世紀70年代的突然斷流,使得許多河道保持了原始風貌。比如,“三彎抵一閘”的河道形態和“糯米砂漿”古法筑造運河大壩的技術等得以完整展現和保留。此次入選“首批申遺點段”名單的滄州至德州段河道是南運河上唯一一段代表性河段,它集中體現了南運河“三彎抵一閘”的古老河道形態。 “德州四女寺樞紐至滄州連鎮謝家壩的直線距離為52千米,總落差為4米,經大小87個彎道后,河道距離延長為95千米,縱降比減少了幾乎一半,流速也大大減慢。”孫晶昌介紹說,“三彎抵一閘”的技術原理是北方大運河的顯著特性,它利用彎道設置減緩水流,保證航船的平穩,減少堤壩的受力,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 滄州市東光縣謝家壩、衡水市景縣華家口夯土險工兩個遺產點,集中體現了古人運用“糯米砂漿”筑造運河大壩的精湛技術。距今1500年前,建筑工人通過將糯米湯與標準砂漿混合,發明了“糯米砂漿”。這種工藝比純石灰砂漿強度更大,更具耐水性,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技術創新之一。 修建于清朝末年的謝家壩,長235米,高5米,厚4米,相傳“吃掉”了東光縣一位謝姓鄉紳家約十大車糯米,上百年未曾決堤,故名“謝家壩”。負責謝家壩加固工程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為了尋找更接近于古老配方的比例,他們試驗了不下百次,最后決定,在灰土里摻上糯米漿打成坯狀,等坯晾干后補到壩體上,再用“糯米砂漿”填補縫隙。“為了保持河北段的原生態特色,讓更多人看到古代大壩的原貌,我們采取‘修舊如舊’的做法,整個工程下來,大壩‘吃’了將近1萬公斤糯米!” |
關鍵詞:大運河,申遺,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