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張家口站將成歷史 不再承擔客運業務
影響列車不再穿行市區 日常冷清的老站區,能看到野貓在鐵軌間散步,偶爾有人為拍藝術照來這里取景。張家口站停運的消息在市間傳開,一些市民、當地媒體紛至沓來,為老站增添了些許告別的氣氛。 在站臺上,一個大男孩獨自徘徊。石天舒在張家口市就讀高一,他家里已經是三代鐵路人,多年受此熏陶,他從2009年開始深入關注鐵路文化。 因為住校上課,6月30日張家口站停運那天不能來告別,這讓他多少有些遺憾。但對于張家口站的停運,他有自己的分析。 石天舒告訴記者,張家口站雖是京張鐵路的地標建筑,但其線路并非電氣化線路,運輸等級偏低,停運也是發展的趨勢,是一段歷史的終結。老站停運后,列車的噪音震動、燃油污染或許能有所降低,對于車站附近居民來說是件好事。同時,列車改走南站,將不再穿行市區,市區內的三個鐵路道口的交通壓力會有所緩解。 歷史建筑規模全線之最 1909年9月24日,京張鐵路全線通車,張家口站作為終點站,舉行了“張家口站通車慶典”。 《京張鐵路》一書記載了當時的盛況——看火車去!人們奔走相告,民眾從四面八方聚集到火車站。空曠的場地上,一條黑色巨龍噴著濃煙,咆哮著向前滑動。加速,再加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建站之初,張家口站的站舍是九開間房,而青龍橋站只有七間。在《中國鐵路百年老站》一書中,評價張家口站主體建筑規模,為京張鐵路全線之最。 京張鐵路建成通車后,長城以北的煤炭、礦石、牲畜、毛皮等土特產源源運入關內。而內地的棉布、磚茶、煤油、紙張及各種日用品也遠銷于北方各省區,結束了關內外依靠駝運的落后狀況,大大加快了我國西北、邊塞地區的經濟發展。
|
關鍵詞:張家口,歷史,鐵路 |
責任編輯:王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