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縣老陳:花光積蓄又賣房 一人為村修十里長渠
公共設施,總需人修,公益事業,總需人做。青縣一名返鄉的企業內退干部,在家鄉發揮余熱,用自己的積蓄,又賣了一套房子,以一人之力,為村里修建了一條十多里長的水渠,旱可以澆地、澇可以排水,惠及本村及臨縣5個村莊,上萬畝農田受益。 一個人修了十里長渠 仲春的正午,日頭很足,曬得土地白花花地耀眼。青縣金牛鎮羅莊子南,四臺挖掘機正緊張地工作,一道長渠的雛形已基本出現,渠深5米,寬10來米,西起滄縣與羅莊子交界的小王莊,東邊到滄縣寺莊。 這條長渠是在一道淤積廢棄的河道上挖掘而成,原有的河道叫河南排干,村民們叫“南溝”,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修建的水利設施,連接大運河與羅莊子北的北排河,但年久失修,已基本淤平了。 這道渠說來也怪,剛挖了幾天,渠里就滲滿了水,有一米五深,而且是甜水,十里長的水渠,一米五的水深,這是多么大的水量! 當地的老農說,這一片土地都是洼地,水位很高,挖了這個渠,就相當于打出了一道“長井”。 附近幾個村莊的農民們正接水澆地,有羅莊子的,也有滄縣小王莊、姜莊子、北桃杏、寺莊的。 羅莊子可以利用這道水渠的耕地多達3000畝,其他幾個村莊加起來,將是上萬畝的數字。 羅莊子村66歲的村民竇志海對記者說,他家有兩畝地在這里,現在可以變成水澆地了,這渠里的水,接上管子就能抽著用。原來因為缺水,每年只能種一季,現在可以種兩季,過去一畝麥子好年景最多收三四百斤,現在可以增產一倍。“這是陳兆森給大家伙辦的好事,我們都沾光了”。 渠里的水,不僅羅莊子的鄉親可以白使,其他滄縣四個村莊的鄉親也可以白使,一道長渠,等于給這一帶的四季都增加了“及時雨”。 更重要的是,每年汛期,這里因低洼水排不出去而形成瀝澇的情況將不復存在。 花完了手里的積蓄,又賣了套房子 修渠人陳兆森,今年58歲,中等身材,紅臉漢子,快人快語。 陳兆森就是羅莊子人,當兵離開村莊,后來轉業到中鐵十三局,是鐵路建設系統的一位老勞模,曾獲得鐵道部頒發的“火車頭”獎。他是系統內打硬仗、險仗的技術能手和基層領導,內退前擔任中鐵十三局西北分公司黨委書記。 按單位規定,老陳到了年齡內退,給年輕人騰位置,內退后可以返聘回去,不在領導崗位,但可以從事技術管理,年薪能拿到二三十萬。因為他能干,單位挽留他,他回到村里后,還多次打電話請他。 但老陳說,這里有他要做的事,他不想只為自己掙錢。 因常年在工地上勞累過度,他患有很重的心腦血管病。他想,有限的精力一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羅莊子是個窮村,村集體沒有什么收入,陳兆森的哥哥陳兆林是村支書,每次見面都會跟他講村里的狀況,村里日子也在陳兆森心里裝著。 去年夏天,他回鄉看母親,看到村南一大片玉米地都淹了,原因是南排干年久失修淤平了,上游來的雨水排不出去。 老陳看到鄉親們三千多畝玉米地都淹在水里很心疼,他是個急脾氣,做事雷厲風行,馬上就想挖水渠,但因為有水,挖掘機不好作業,只好作罷。 去年冬天,他回村居住,就謀劃著這個工程。今年一開春,他的心臟病變得嚴重,妻子要帶他回大連做手術,他執意要先挖渠。 但手里只有10來萬積蓄,他所在的國企,2007年前工資都很低,當時每個月只有2000多元,后來有了崗位工資、績效工資,待遇豐厚,也就是幾年的事情。他在家鄉的新民居買了兩套房子,自己住一套,準備給兒子留一套,所以手里沒有幾個錢,去年、前年的一大筆獎金還要等待審計,得今年十月份發下來。 他算了算修渠的預算,起碼得三四十萬,錢差得太多。好在兒子、妻子都支持他,孝順的兒子要給他打錢來,他拒絕了,咬咬牙就賣了那套本打算留給兒子居住的房子,賣了23萬。 幾臺挖掘機進駐村南工地,機器轟鳴,開始挖渠。老陳非常興奮,忘了疾病,每天四五點鐘就起來,趕到工地上監工。 每臺挖掘機一小時的費用就是200元,合下來,四臺挖掘機每天的費用就得一萬元,錢流水般支付出去,因為買房的人先支付了一半的現金,另一半得五一歸還,老陳就在親友中借貸,一分利,又湊了7萬元。 |
關鍵詞:善行河北,修渠,花光積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