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消滅“低電壓” “電”亮新生活
中國經濟網寧都5月7日訊(陳迪煒 任仕蘭報道)5月6日,寧都縣供電公司收到一封來自該縣賴村鎮蓮子村洋石碣小組60余戶村民的表揚信,信中寫到:“非常感謝寧都供電公司,讓我們從此告別了低電壓。” 原來,為徹底解決洋石碣小組低電壓“頑疾”,保障農村客戶用電無憂,年初,該公司賴村供電所組織員工對石碣小組低電壓臺區進行徹底整治。施工人員每天早出晚歸,克服各種困難,嚴把材料關、設計關、施工關、安全關、質量關和驗收關,在最短的時間內,為石碣小組更換設備,讓石碣小組60余戶村民用上了合格電、放心電,徹底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低電壓問題。 2012年出臺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強農村電網改造,2013年底前解決贛州市部分農村不通電或電壓低問題。 消滅“低電壓”,一場攻堅戰就此打響。截至目前,贛州全市累計投資約13億元,圓滿完成了2012年普查的351078戶長期低電壓治理任務,新建了6座22萬伏的變電站,完善和建成2座500萬伏變電站,近300萬人結束了過去“電飯煲煮不熟飯、電燈像螢火蟲”的日子,7萬多戶不通電的山區群眾告別了用松明子照明的歷史,還有18萬多戶農村群眾看不上電視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改造后的臺區5年內不需再改造” “能夠滿足未來5年至10年用電增長需求,5年內不需要改造治理。”這是贛州市這一輪低電壓治理的目標。 面對這項繁重浩大的民生工程,贛州市積極向上爭取支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國家電網公司、江西省電力公司先后16次到贛州調研電網發展情況,給予贛州最大幅度傾斜支持。同時,贛州市出臺《關于支持電網建設與發展的實施意見》,落實了電網規劃、項目審批、電力設施保護等23條政策措施,支持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創下地市級電網發展歷史先河。 在低電壓治理中,贛州科學樹立“標本兼治、示范先行、分步實施、統一標準、保證質量”的工作思路,以臺區綜合標準化改造為抓手,集中連片消除居民聚集地低電壓問題,有效杜絕了改造標準偏低、負荷預測不準、資金“撒胡椒面”的情況。 “如果把這里原來的用電狀況比作是鄉間小道泥濘難行,那么如今通過標準化臺區綜合改造后的用電情形就像高速公路一樣寬敞自如……”贛縣供電公司臺區綜合標準化改造工作負責人龔享金如是說。低壓配電網采用全絕緣導線,變壓器采用新型節能變壓器,電能表更換為準確性更高、具備遠程集抄功能的電子表……高標準、高起點的改造,使臺區居民電壓合格率從96.97%提升為100%,戶均容量從0.86千伏安上升至2.94千伏安,故障報修數從14起降至零。 目前,贛州市新建改造配電臺區1480臺,10千伏線路401.64公里,低壓線路2318.37公里,改造戶表132956戶。改造后,農村電網布局趨于合理,供電半徑大幅縮短,電網安全隱患大大減少,智能、人性化的電網服務讓農戶如沐春風。 “土坯房改到哪,電就供到哪” “沒有供電員工的悉心服務,我們郭屋小組54套土坯房改造絕對沒這么順利。”近日,瑞金市壬田鎮中譚村郭屋小組村民郭建平對記者說。 2012年7月,贛南69.5萬戶、300多萬人所居的危舊土坯房改造工程,將從原本需要的30年時間,提速到3年時間內基本完成,危舊土坯房改造成了一場民生攻堅戰。 如果說在土坯房改造工程中,政府唱主角,供電唱配角,那么在對低電壓農戶的改造中,贛州供電則將主角演繹得十分精彩。 贛州供電公司領導層首先提出:要按照標準做精品工程,確保農村危舊土坯房改到哪里,電就供到哪里。 《若干意見》出臺后,在上海等外地打拼多年的郭建平將產業交與他人打理,趕回鄉里,并被郭屋小組選為土坯房改造理事會理事長。 郭屋小組有54戶162間8000余平方米土坯房待拆遷,要拆遷首先要解決電的問題。郭建平到壬田供電所找到所長朱珂,提出拆除土坯房線路的申請。 朱珂明確表示:“我們會逐戶跟進的!”當即要求臺區管理員張小流與郭建平保持聯系,務必做到每一戶人家拆遷前都能及時安全斷電。 張小流告訴記者:“為了有效管理,我們在所里特意為郭屋小組立了一個臨時用電專用戶頭。”管理員每周去現場3到4次,了解其供電服務需要。而供電所長每周至少到現場一次,瑞金市公司和贛州公司運檢部的人員每月至少到現場一次,幫助解決一些供電服務問題。 2012年12月,村民建起的新房尚不具備入住條件,郭建平向朱珂提出申請,有不少人家要搬進新房過年,請供電所為新房通電。當時,郭屋村小組運行10余年的100千伏安老臺變已不能滿足村里用電需求,為了讓村民順利過年,壬田供電所集中20余名員工,在綿綿冬雨中爭分奪秒施工,終于電通了,村民們在亮堂的新房里過年,家家都洋溢著喜悅。 “新房子建設進展這么順利,沒有供電公司的支持真不敢想象,我們打心底里感謝供電公司!”郭建平激動地說。 民心工程得民心 2014年1月7日,贛州18個縣供電公司聯合各縣發改委完成“低電壓”成果驗收,宣告完成所有2012年普查的長期低電壓治理任務(總數351078戶),完成率100%,累計完成投資約13億元。這是一份用心血和汗水書寫的成績單,凝聚了各級地方政府和千萬電網員工的共同努力。 低電壓治理涉及點多面廣,建設過程困難重重。 施工隊員邱新生,參與了號稱贛縣“珠穆朗瑪”的小坪鄉黃坪村低電壓改造工程。作業點大多位于崇山峻嶺,汽車甚至摩托車都到達不了,重達六七百公斤的電桿等電力物資要靠人力肩扛手舉運到作業點,轉運距離遠的有八九公里。 沒有路可走,就砍出一條道來。進入工程的關鍵時期,邱新生又逢愛人手術,兩難面前,他毅然選擇了與同事堅守在工地,直至愛人出院,他未曾顧得上回家看上一眼。 從2013年8月至11月歷時3個月,投資40多萬元,動用15名電網員工,只為改善山上40多戶人家的用電狀況。 整個低電壓治理戰役,供電公司領導吃住工地,堅守在施工前沿;項目部精心策劃,倒排工期,積極動員發動;參建人員識大體、顧大局,義無反顧地奮戰在一線揮灑汗水;安全監察大隊強化監督,提升現場違章督察力度,規范現場作業人員的行為……大家群策群力,心里想的是千家萬戶的燈火輝煌,為的是建設項目的早日完成。 于都縣貢江鎮永紅村進行臺區綜合標準化改造時,村民起先都不愿意電桿立在自家門前屋后和耕地中,集表箱裝在自家墻上。職能部門人員一起找到村委會協商,聽完供電人員的來意和情況介紹,村委會爽快表示一定為這一民生工程積極協調。緊接著,村干部和供電所簽訂了《臺區綜合標準化改造協議》,并召集村民代表開會。最后,永紅村新建一個200千伏安的臺變,103戶人家沒有一戶出現阻撓施工的現象。 |
關鍵詞:贛州,告別,低電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