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衛生民生工程紀實:讓醫改陽光惠澤蘇區百姓
中國經濟網贛州5月7日訊(張江華 李美霞報道)5月3日,家住南康區的患者曾小鳳(化名)來到南康區第一人民醫院血透室,接受免費血透治療。經近2年的免費血透治療,病情已趨于穩定,曾因昂貴的治療費用不堪重負的家庭,也再不用為治療費用發愁了。曾小鳳一家的轉變,源于我市深入推進的系列衛生民生項目。 2012年以來,市衛生局緊抓《若干意見》出臺的重要機遇,多方面爭取衛生項目,從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行系列民生工程等入手,逐步改變贛南老區群眾的就醫條件,讓百姓共享政策陽光。 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 兩層半的磚混結構大樓,內設住院病床12張,門診收費大廳、B超室、X光檢驗室等一應俱全——5月7日,來到贛縣南塘鎮清溪村,米黃色的嶄新大樓讓記者眼前一亮,這是南塘中心衛生院青溪分院新的診療大樓。 南塘中心衛生院清溪分院原有的建筑是1棟僅300平方米的土木結構門診樓,潮濕、狹窄、破舊不堪,群眾就醫條件非常惡劣。2013年,該衛生院啟動新大樓項目建設,如今已全面竣工,占地1002平方米,預計6月份將實現整體搬遷。實現搬遷后,清溪村周邊2萬余農民足不出村便能享受鄉鎮衛生院的優質醫療衛生服務。 翻山越嶺,到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外的地方買藥看??;在潮濕、狹小的地方住院、打針……多年來,由于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贛南群眾,尤其是偏遠山區的群眾飽受其苦,小病扛、大病拖,看病難、看病貴——蘇區百姓的聲聲嘆息,曾讓中央及省、市領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2年,乘著《若干意見》出臺的東風,我市積極爭取中央及省市政策支持,加強市、縣、鄉、村四級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致力于構建和完善延伸到最困難群眾、最邊遠山村的衛生服務網絡,讓老區群眾享受越來越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 把鄉鎮衛生院新的分院建到村里去,是我市推進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把衛生設施見到最需要的人身邊的一項重要成果。如今,除南塘中心衛生院清溪分院外,市兒童醫院項目已獲批按三級兒童??漆t院標準建設,市五醫院二期將于7月完成整體搬遷,市中心血站新業務大樓即將投入使用,市三醫院20層新住院大樓、市腫瘤醫院新住院大樓已投入使用……2012年以來,我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遍地開花、亮點紛呈,共獲得中央預算內衛生投資項目367個,統籌資金24.7億元,啟動382個醫療衛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致力于把衛生設施建到最需要的人身邊,使群眾看病就醫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緊緊圍繞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羅霄山片區扶貧攻堅和深化醫改來謀劃和推動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工程。我市還積極爭取原衛生部出臺《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衛生事業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爭取中央安排國家衛生計生委對口支援于都縣;爭取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對口幫扶市人民醫院,目前7名專家正在我市人民醫院進行3個月的幫扶活動。 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阿卡波糖每盒從52.5元下降到45.6元,吡格列酮每盒從29.1元下降到25.3元……這是記者在興國縣人民醫院看到的一組數字,藥價的下降,直接獲利的是在該院就診的廣大患者,而這一切,得益于去年以來在該縣推行的公立醫院改革。 興國縣是江西省第一批、我市唯一推行公立醫院改革的13個試點縣之一。2013年3月1日起,該縣在縣人民醫院和中醫院試點開展公立醫院改革,實行藥品價格“零差率”銷售,藥價直接下降15%。 公立醫院改革實行一年多來,老百姓感受到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據了解,2013年,興國縣人民醫院門診接診人次406901人次,比上年增長27272人次,增幅為7.18%;門診次均費用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8.07元,降幅為3.76%;住院人次31772人次,比上年增長4765人次,增幅達17.64%;住院均次費用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26.56元,降幅為4.10%;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收入1348萬元(其中提高的門診診查費尚未收取),取消藥品加成收入1860萬元,降低大型設備檢查收入54萬元。 如今,于都、瑞金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更多群眾將享受公立醫院改革帶來的政策陽光。公立醫院改革的成果,成為我市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去年以來,著眼于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目標,我市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城鎮、農村居民醫療保險的全覆蓋,基本藥物制度在鄉、村醫療機構的全覆蓋,“光明?微笑”工程及15種大病保障等系列醫改政策的深入推進,讓越來越多群眾享受到了方便、價廉、質優的衛生服務,老百姓都說,現在看病更方便、更便宜了。 據統計,2013年,全市參加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群眾共918.02萬人,參保參合率99.03%。2014年,市衛生局在于都等部分縣(市、區)開展農村居民大病保險試點,參合患者按現行新農合政策補償后,再進行大病保險補償,累計年最高支付限額由8萬元達到33萬元;將兒童苯丙酮尿癥、尿道下裂納入新農合大病保障;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332所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5624個村衛生室,基本藥物配備率達到96%,門診次均費用和住院次均費用下降了25.65%和30.25%。 大病救助惠及百姓 5月5日,患尿毒癥的于都縣禾豐鎮庫心村農民賴小華(化名),來到禾豐中心衛生院,接受每周2次的免費血透治療。 “2011年,我被確診患有尿毒癥,為了治療,我每周要往贛州市中心城區跑2次,每天往返就需四五個小時,每月治療和交通、住宿費用就要5000多元。我們收入本來就不高,這么重的擔子,我們根本無法承受,一家人苦不堪言,我曾經無數次想過放棄。”賴小華說。所幸的是,2012年,全省免費血透救治政策在我市推行,規定凡患有尿毒癥的貧困患者,經審核后,均可到所在鄉、縣指定醫療機構接受免費血透治療。2012年6月,禾豐中心衛生院血透項目正式開展,賴小華成為該衛生院第一位接受免費血透治療的患者,不出鄉鎮,便能接受每周2次的免費血透治療,讓他重新燃起對生活的信心。 為更好地惠及民生,盡量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近年來,贛州市廣泛推行了“光明?微笑”工程、兒童“兩病”免費救治、貧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費救治、尿毒癥患者免費血透等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政策,在全省率先推行婦女“兩癌”免費手術救治工程,全市5萬余群眾享受到了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政策紅利,其中開展免費血透2799人,開展乳腺癌免費手術救治98例,宮頸癌免費手術救治37例,免費救治白血病兒童158人、先心病兒童1810,開展白內障免費手術45111例,唇腭裂免費手術1961例。 2014年,我市又相繼啟動了地中海貧血防控試點項目和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試點項目。今年一季度最新統計數據,兩個項目縣通過婚檢和孕檢共篩查3228對夫婦,初篩雙方陽性夫婦總對數為105對,經基因診斷陽性夫婦基因雙方同型對數4對,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保證了出生人口素質。 |
關鍵詞:贛州,醫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