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樂人才青黃不接 冀中笙管樂期待新生
4月29日至30日,“冀中笙管樂展演交流會”在霸州市李少春大劇院舉行。交流會上,保定市雄縣,廊坊市固安縣以及霸州本地音樂會社現場演奏了各具特色的傳統古音樂。交流會后,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音樂學院的專家學者與冀中笙管樂的代表性傳承人共聚一堂,就冀中笙管樂當前的生態情況、如何傳承和保護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冀中笙管樂多為口傳心授 冀中傳統音樂歷史悠久,最久的有幾千年的歷史,最短的也有200多年。它是我國北方一種頗具影響力的器樂合奏樂種,主要流傳于冀中平原的鄉村,即廊坊、保定、滄州一帶。因常用管子或嗩吶領奏,笙、笛相和,又稱“笙管樂”。除笙、管類樂器外,另有云鑼、鼓等。冀中傳統音樂以喪葬儀式為主要功能,與當地民眾踩街巡游、設壇敬神等民俗活動緊密聯系,有著“以工尺譜記錄樂曲、師徒間口傳心授”的傳承方式。霸州地區目前遺存下來的民間傳統音樂會社多屬于冀中笙管樂民間音樂社,數量達到近20家。 據了解,目前我省擁有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有65項屬于冀中笙管樂,占十分之一還要多,其中15項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其中廊坊9項,霸州市的勝芳鎮南音樂會、信安鎮張莊音樂會、高橋音樂會名列其中。 演出收入微薄人才青黃不接 在交流會后臺,記者看到一群穿著鮮艷演出服的老人,他們來自信安鎮張莊音樂會社,年齡在60歲以上,剛剛演奏了《翠珠簾》套曲。張莊音樂會起源于清代,是一種道教音樂會。會社主要領導人是今年已經83歲高齡的孫文山,他也是此類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在演奏中吹笙。 孫文山告訴記者,他13歲開始向本村的李都岐老人學習演奏音樂會,都是口傳心授。當時白天要務農,但無論多忙,他晚上都會擠出時間來學習演奏,15歲時可熟練地進行演奏。“文革”期間,張莊音樂會解散,該會原有的4本工尺曲譜燒毀了3本,現僅存一本,為清代重抄,共收錄了145曲牌和5支殘曲。 這支演奏會社是改革開放后成立的,演出人員為孫文山的師弟或學生,2006年張莊音樂會被列入國家非遺名錄。會社里除了孫文山外,便是他的師弟82歲的王林,當時他們是一起向李師傅學習的。隊伍中年齡最小的是孫文山的一位徒弟,今年已經50多歲了。王文山頗多感慨:“我們演出一般不出村,鄉里鄉親的,不收費,后來才有了一些收入,但每人每次最多不超過100元?,F在年輕人很少有愿意學這個的,大多外出打工了———干這個沒法養家。我總共帶出20多個徒弟,但大家都歲數不小了,下面年輕的沒接上來?,F在我最發愁的,就是還沒有找到傳承人。” 演奏間隙,一群小伙子下場休息,記者見到了與張莊音樂會截然相反的情形。霸州崔莊子古音樂會演奏成員都是20歲左右的小伙子,穿著筆挺西服,卻難掩嬉笑打鬧的孩子氣。這支會社的領頭人是靳健偉,今年21歲,年齡最大,最小的一位成員僅17歲。靳健偉告訴記者,他剛開始是無意識地向村中老人學習古樂,后來越來越有興趣,17歲時正式拜師,現在他已經收了4個徒弟,全部到場了。“村中演奏的老人年齡大了,身體不適已不演出,30歲以上的中青年因擔負著養家的重擔,沒人愿意干,剩下的只有我們這些20歲左右的。” 這些年輕人大多沒有成家,暫時沒有家庭負累,湊在一起吹彈。他們也很清楚,成家后可能就沒時間干這個了,掙不到錢,“媳婦都不同意”。記者向他們建議,能否同時排練現代流行音樂,拓寬演出路子,甚至可以組一個樂隊,演奏傳統古樂或者原創流行音樂。 靳健偉沉思著沒有表態,看來他不時想過這個問題,但一幫農村年輕人搞流行音樂行不行,就算歷盡艱難出些成績,也不一定保持、光大了傳統音樂,他也在艱難地做著抉擇。 河北省正在規劃建設“傳統音樂保護區” 會演結束后,記者采訪了前來觀摩的省文化廳副廳長彭衛國,他表示,古音樂多用工尺譜記錄曲譜,多數演奏者不識譜,只能靠口傳心授,這成為傳承的最大難題。此外,欣賞古音樂的人越來越少,它逐漸失去了成長的土壤,傳承和保護難題越來越凸顯。目前古音樂的發展走兩條路,一條是“慢車道”,即對古音樂的傳承項目和傳承人,進行資金、政策等多種形式的幫扶,原汁原味地進行保存;另一條道路是“快車道”,在古音樂的基礎上,以現代音樂對其進行創新,以適合社會及市場需求。 2006年,冀中笙管樂入選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為更好地保護冀中傳統音樂,我省正在規劃建設“冀中傳統音樂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將是我國首個古樂文化生態保護區。同時,建立傳統音樂學習場所、命名代表性傳承人、建立切實可行的整體性保護制度和運營機制也在推行。記者獲悉,《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將于6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省首次以立法形式對非遺保護做出要求,對我省非遺保護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在全國非遺保護中做出了切實可行的探索。 |
關鍵詞:古音樂,冀中笙管樂,傳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