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八旬老人發現戶口沒了 一紙戶口帶來的尷尬
閱讀提示 在實行嚴格戶籍管理的社會,沒有戶口意味著什么?居住在定州的紀素欣老人近五年來對此體會最深。因為在居住地定州和原籍深澤都找不到相關戶籍資料,她無法享受養老保險、合作醫療等基本社會保障,甚至連坐火車出門、進醫院看病掛號等也成了問題。 無獨有偶,在大名縣王村鄉西趙莊村,也有村民反映,因為戶口問題而遭遇尷尬。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為什么紀素欣老人發現自己沒有戶口后,雖多次向有關部門申請戶口補錄,卻至今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對此,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1 “戶口啥時沒的,根本不知道。”4月24日,紀素欣老人向記者說起五年前回原籍辦理合作醫療手續時的情景,記憶仍很清晰,“去那兒照相,也坐那兒照了,后來又一查說沒戶口沒法辦手續,這才發現自己成了‘黑戶’。” 原來,自稱81歲的紀素欣老人原籍深澤縣橋頭鄉西橋頭村,后隨老伴李彥奎生活在定州。李彥奎是原定縣農業機械廠(后改名為定州市閥門廠)工人,19年前已經去世。雖然跟老伴去了定州生活,但家里的地由親屬租種著,紀素欣老人每到收獲季節仍然會回家待一段時間。 因為辦理合作醫療手續,紀素欣老人才發現自己遭遇的尷尬:人活生生地在這兒,而無論是居住地定州還是原籍深澤,所有的戶口檔案中都查不到她的信息,她自己也拿不出關于個人身份信息的證據性材料。 “我記得二閨女會珍結了婚才把戶口遷走的,那會兒還有我的戶口,現在她兒子23歲了,我的戶口咋就沒了呢。”紀素欣老人說,為了這事,她和家里人來回折騰五年了,“這戶口補辦不下來,我死了也不能閉眼。” 紀素欣的三個子女中,兒子李會明接了父親的班,長女李會軍嫁到了定州,次女李會珍嫁給了鄰村村民。 雖然老人說的是一句氣話,但很現實的問題是,她的兒女都在擔心,老人百年之后,沒有戶口和身份證件,火化都無法進行。 事實上,由于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生活中的很多事都變得麻煩起來:農村老人普遍享受的養老保險、合作醫療等基本社會保障,紀素欣沒有;坐火車出門、進醫院看病掛號等,對紀素欣來說也成了問題。 兒子李會明告訴記者:“現在經濟條件允許了,就想帶著她去秦皇島、青島看看大海,老太太這么大歲數,想給她買張軟臥吧,就是買不了!” 無奈中,李會明只好想辦法,想找個同歲數老太太借用下身份證,結果先后找了好幾個,但是對方都不愿意外借,害怕惹來什么麻煩。 老人也為這事著急上火,眼睛開始鬧毛病。李會明領著她去醫院看病。到了醫院掛號需要辦理預付卡,因為沒有身份證,就沒辦法把信息錄入電腦,結果連個號也掛不了。 |
關鍵詞:戶口,尷尬,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