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鬢斑白終不悔 嘔心瀝血育新人
李坊慶在給學生們上課。 近日,贛州開發區湖邊鎮葉山教學點教師李坊慶再次來到一年級學生小鑫(化名)的家中,和他父母商量怎樣一起抓好小鑫的教育。小鑫的學習目前已有不小的進步,李坊慶這次來,主要是給他父母打氣,勸他們不要放棄。 李坊慶已記不清這是他第幾次來到這個離學校1.5公里的學生家中家訪。因為有智力障礙,小鑫的學習一直跟不上其他同學的步伐,這也成了李坊慶最大的心病。“在這里一天,我就要對他負責一天。”李坊慶說。36年來,李坊慶堅守著心中的信念,扎根鄉村,譜寫了一曲優雅的鄉村教師之歌。 矢志不渝 兩鬢斑白終不悔 整齊的校舍、飄揚的國旗、瑯瑯的書聲……近日,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記者穿過葉山村一條泥濘的羊腸小道來到葉山教學點。李坊慶告訴記者,這個教學點是1988年建成開辦的,當初剛建好時,學校條件遠比現在艱苦。 1956年,李坊慶出生在湖邊葉山。1978年,他參加民辦教師招聘考試,被錄取分配到葉山蘇邊教學點任教。1988年,蘇邊教學點被撤并,他又根據家鄉父老的要求來到葉山村葉山教學點負責教學工作。 初到學校時,學校只有一間破舊的土坯房,一個只有18名學生的復式班,條件極為艱苦。教室一下雨就漏雨,而且學校沒有圍墻、沒有校門、沒有水泥操場、沒有廁所。李坊慶沒有氣餒,他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去撿漏,一邊積極請求上級撥款維修校舍。2005年至今,學校相繼建起了圍墻、操場、廁所,重新裝修了教師宿舍和辦公室……在李坊慶的努力下,學校終于有模有樣了。 春去冬來,寒暑往返,如今的李坊慶已鬢染白霜。他說:“我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一直走到職業生涯的盡頭。” 無微不至 關心學生遍灑愛 離葉山教學點不遠處有一條三四米寬的小河,2005年以前,河上只有一座獨木橋,那是很多學生上下學的必經之路??紤]到學生的安全,李坊慶每天放學后都要護送學生回家。2005年,村里出資在河上修了一座水泥橋,但李坊慶送學生們回家的習慣沒有因此改變。尤其是下雨天,他更要小心翼翼地把每個學生送至家中,即便自己渾身被淋透,也不愿讓學生淋一點雨。 在葉山村衛生所工作的醫生袁毓松告訴記者,他經常碰到李坊慶帶著感冒的學生來衛生所看病,而且主動幫學生墊付醫藥費。2007年9月的一天,二年級學生孫文精直到上午9時多了仍未來上學。李坊慶和家長四處打聽尋找也不見人影。兩個多小時后,李坊慶在村里的一棵大樹下找到了當時已經中暑昏迷的孫文精,急忙把他送到村衛生所搶救。當時負責搶救的袁毓松回憶說,當時孫文精送到衛生所時已經高燒40度了,再晚些送來可能性命難保。 2006年以前,學校沒有食堂,學生們只能早上帶午飯來學校里吃??吹綄W生們冬天還吃冰冷的飯菜,李坊慶說服妻子,放下家務和農活,來學校無償地為學生熱飯菜。2006年,為解決學生和老師們的吃飯難問題,李坊慶請人在學校開辦了食堂。食堂炊事員劉阿姨告訴記者,每天李坊慶都是最后一個吃飯,因為他怕學生們飯菜不夠吃,所以總要等學生們都吃飽了他才吃。 近年來,隨著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增加,鄉村小學普遍生源減少。但在李坊慶的努力下,葉山教學點近年來學生數量穩中有增,到今年已有兩個年級一共27名學生。李坊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很多人問我什么事最重要,我說關心孩子們的教育最重要。 學生小鑫因為有智力障礙,學習總不見進步,每天沉默寡言,今年12歲了才上一年級。為了幫助他成長,李坊慶下課后主動給他開“小灶”,一點一滴耐心仔細地教育、引導他。小鑫不會加減法,李坊慶就找來柴火棍,一根一根給他比畫;小鑫不識字,李坊慶就找來漢字卡片,一字一字教他念;老師布置的作業對他來說難度太大,李坊慶就自己另外給他設計作業……“不能讓一個學生掉隊,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李坊慶說。 李坊慶雖年近花甲,臨近退休,但他仍然不甘落后,不斷學習。在他的辦公桌上,存放著幾摞厚厚的書籍報刊,有新課程新理念的,有師德建設和法制教育的,還有小學語文、數學等學科教學雜志。為適應遠程教學和無紙辦公,之前從來沒有碰過電腦的他還主動向年輕人請教,學起了電腦。如今,他經常利用業余時間上網瀏覽網頁和視頻,向別人學習先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張濤記者黃建鋒文/圖) |
關鍵詞:贛南蘇區,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