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蘇區時期黨對群眾路線的探索及啟示
在中央蘇區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仰馬克思主義,樹立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并把它作為思想基礎,創造性地將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系統地運用在蘇區黨的全部活動中,形成并踐行了群眾路線。 在執行群眾路線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首先樹立了依靠群眾和密切聯系群眾的觀點。毛澤東指出,中國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因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要依靠群眾,就需要密切聯系群眾。為此,毛澤東要求黨員干部“要像和尚念阿彌陀佛那樣,時刻叨念爭取群眾,密切聯系群眾,一刻也不能脫離群眾”。要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就必須切實關心群眾生活,“解決群眾的穿衣問題,吃飯問題,住房問題,柴米油鹽問題,疾病衛生問題,婚姻問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關心群眾生活上率先垂范。當了解到瑞金沙洲壩群眾喝水困難時,毛澤東帶領當地軍民挖了一口“紅井”,井水直至今日依然清冽甘甜,成為蘇區黨和群眾心連心的見證。1931年,興國縣長岡鄉夏荒缺糧,村蘇維埃代表主任萬必才背著自家糧食送給村里困難家庭。1932年,長岡鄉又鬧春荒,鄉蘇維埃政府專門到外地采購大米供給群眾。這一切令當地百姓非常感動,當毛澤東到長岡鄉調查時,百姓發自肺腑地說道:“紅軍共產黨什么都想到了!”中國共產黨解決了群眾的日常生活困難,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代表他們利益的,大家就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把革命當作他們的生命,把革命當作他們無上光榮的旗幟”。 我們黨在中央蘇區時期踐行群眾路線的成功經驗,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構建和諧黨群、干群關系的行動指南,為當前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留下了深刻的歷史啟迪。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堅持群眾路線的思想基礎。中央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并在實際工作中產生了黨的群眾路線。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堅持群眾路線的思想基礎。當前,一些黨員、干部出現這樣那樣脫離群眾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每一名黨員干部都必須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矢志不渝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使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 率先垂范是堅持群眾路線的基本前提。中央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關心群眾生活及日常勞動等方面率先垂范,如為沙洲壩村民挖“紅井”、為長岡鄉村民送米、給戰士讓新裝、經常參加義務勞動等。正是因為當年蘇區干部的這些優良作風,才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贏得了蘇區群眾對黨的信任。今天,中國共產黨人要領導人民群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攻堅克難,同樣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在各項工作中率先垂范,把中央“八項規定”作為自己行動的基本要求,做到“先禁其身而后人”,不斷改進工作作風。 把群眾當親人是堅持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中央蘇區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形成了以“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為核心內容的群眾路線。在傳統中國文化中,什么人是最值得依靠的?當然是自己的親人。黨的群眾路線其實就是“把群眾當親人”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當前,我們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也要把群眾當親人,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地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讓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要妥善加以解決,對損害群眾權益的失職瀆職和違紀違法行為要堅決查處。 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建設是堅持群眾路線的重要保障。如果沒有一整套比較完善的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那么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就很難落到實處。中央蘇區時期,我們黨實行了代表聯系制度、代表主任制度等一系列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正是通過這些制度建設,構建了當時融洽的黨群關系,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當前,針對一些偏離群眾路線的現象和問題,中央出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并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新的歷史時期堅持走好群眾路線的重要保障。 (作者系贛南師范學院院長、教授)
|
關鍵詞:贛南蘇區,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