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推進對外開放 打造環首都開放增長極
《關于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的若干意見》解讀 構筑開放高地推動綠色崛起 回望2013年,我省積極應對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的嚴峻挑戰,對外開放工作實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全省外貿出口309.6億美元,同比增長4.6%,實際利用外資66.7億美元,同比增長10.6%,高于年度預期目標0.6個百分點,對外直接投資11.8億美元,同比增長12.5%。 當前,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國際資本向亞太地區轉移和國內南資北移、臺資北移、外資北移的大趨勢,以及多項國家戰略惠及河北的重大機遇,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把對外開放作為牽動全局的基本戰略,并明確了新的發展目標和未來一個時期的重點方向。 三大新高地 ——構筑沿海開放隆起帶、環首都開放增長極、城市和縣域開放板塊 我省與先進省市相比,差距在開放、潛力在開放、希望在開放。要在開放上實現突破,必須尋找新引擎,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對此,《意見》明確提出,將構筑沿海開放隆起帶、環首都開放增長極、城市和縣域開放板塊三大開放新高地——秦皇島、唐山、滄州等沿海地區,特別是曹妃甸區、渤海新區、北戴河新區,要把擴大對外開放作為本地加快發展的首位戰略,努力建成全省對外開放標志性區域;張家口、承德、廊坊、保定市要借力京津特別是首都跨國公司云集、創新要素聚集、金融資源富集等開放資源和優勢,在環首都周邊區域形成新的開放型經濟增長極;石家莊和其他中心城市要提升對周邊區域產業的輻射力和帶動力,開放條件較好的縣(市)要成為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省商務廳廳長李石說,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多項國家戰略惠及河北,新一輪對外開放將全方位提升我省開放水平,形成重點突出、整體推進的開放新格局,帶動河北開放型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 搭建新平臺 ——建設一批國別產業園,建成一批對外開放特殊功能區 在搭建對外開放新平臺方面,《意見》在國別產業園、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 采取差異化招商策略,精心謀劃一批在空間布局、產業特色及生活配套設施等方面符合外商投資意向和偏好的國別特色園區。力爭每個設區市至少建設一個中外合作開發的園區,沿海和環京津地區要率先實現突破。 依托曹妃甸綜合保稅區,積極爭取設立曹妃甸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環渤海地區新一輪開放強引擎。 抓住北京建設新機場、京張共同申辦冬奧會的機遇,加快建設廊保空港新區和奧運經濟板塊,打造環首都地區開放新載體。 支持申報設立石家莊空港綜合保稅區和黃驊港綜合保稅區。爭取北戴河新區獲批離區免稅購物政策。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設立保稅物流中心、保稅倉庫或出口監管倉庫等保稅監管場所。 “無論是國別產業園,還是特殊功能區,都是打造‘精兵強將’集聚的堅實‘營盤’。”省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崔巍認為,以此為突破口,高標準、高水平地建設一批大型先進產業園區,建設一批對外開放特殊功能區,將加快領軍企業“扎堆入冀”步伐,吸引來自全球的新技術和資金,成為河北對外開放新亮點,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 改革新突破 ——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在國家統一政策框架下,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放寬投資準入。”《意見》在深化對外開放體制改革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竇麗琛認為,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確定,僅限定“不能做什么”,除此之外均為允許投資的項目和領域,使投資人一看就明白,什么項目和領域可以涉足,這是我省創新對外開放體制邁出的一大步。 體制改革邁出的不僅僅是一步。《意見》提出,在國家統一政策框架下,確立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主體地位,放寬對外投資準入,允許創新方式到境外開展綠地投資、并購投資、證券投資、聯合投資等。對企業境外投資實行以備案為主的管理方式,將核準范圍限定在敏感國家(地區)和敏感行業。完善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管理制度,允許自擔風險到境外承攬工程和開展勞務合作。 進一步簡政放權。《意見》提出,做好涉外經濟審批權限的“接、放、管”工作,承接和落實好國家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清理省本級行政審批事項,凡是能夠下放的權限全部下放,對保留的審批事項規范行政行為、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推動涉外經濟管理體制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和提供服務轉變。 “對外開放體制的改革,目的是推動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監管有力的現代市場體系,讓市場的‘發動機’更強勁有力。”竇麗琛認為。 相關:《意見》明確我省對外開放重點 利用外資重點:鞏固港臺、拓展日韓、攻堅歐美 加強與香港和臺灣在電子信息、物流、金融保險、旅游、基礎設施等領域的合作,加強與日本和韓國在汽車、造船、石化、工程機械、食品工業等領域的合作,加強與歐洲和美國在數控機床、精密儀器、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合作。 對外貿易重點:鞏固傳統市場,拓展新興市場,挖掘潛在市場 深耕歐美、日韓、港臺等傳統市場,擴大光伏、紡織服裝、醫藥、機械設備、汽車零部件、陶瓷、農產品出口。拓展俄羅斯、印度、中東、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擴大對俄羅斯裘皮革服裝、汽車及零部件,對印度醫藥、鋼材,對中東輕紡、機電產品,對非洲機械設備、紡織服裝,對拉美鋼材、醫藥化工產品出口。加強與東盟、智利、秘魯、新西蘭、瑞士等自貿區市場的貿易合作,擴大鋼材、機電、農產品、醫藥產品出口。 對外投資重點:突出周邊、主攻非洲、開發拉美、拓展歐美 推動我省鋼鐵、建材、裝備制造、輕工、紡織、服裝、醫藥等傳統優勢產業和產能,在周邊國家、非洲和拉美等地建立境外生產制造基地。支持大型骨干企業到澳洲、非洲、拉美、中亞等資源富集地區投資開發鐵礦、油氣、有色金屬等資源,在境外建立緊缺資源供應基地。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開展跨國并購,在亞非拉地區建立經貿合作區。 |
關鍵詞:對外開放,外貿,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