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人家同為清朝一進士后裔 10載尋親圓夢
老人們在研究族譜 “我們到家了!” 4月21日,年過六旬的邢臺市平鄉縣林兒村賈留柱夫婦,踏進邯鄲曲周縣東街村王秉玉老人家門的那一刻,激動地這樣說道。 “終于圓了爺爺的尋親夢,此刻,九泉之下的他老人家一定十分高興。”賈留柱眼睛濕潤了。那是欣喜的淚水,他終于找到親人了。那又是一把辛酸淚,他付出了十余年不懈努力。 一位是平鄉縣的花甲老人賈留柱,一位是曲周縣的八旬老人王秉玉,兩人從未謀面,更別說來往了,他們究竟是什么親戚呢? 同為清朝進士王今遠直系后裔 21日上午10時許,在曲周文史青年任建的引領下,賈留柱老兩口走進了曲周縣東街村。 現年88歲的王秉玉老人聽說遠方要來親戚,一大早就拿了個馬扎坐在街口翹首盼望。 “終于把你們盼來了。”王秉玉老人像個開心的孩子一樣,一把攥住賈留柱夫婦的手,久久不肯松開。 住在隔壁的大兒子王東海聽到老爺子大喊說來親人了,趕緊招呼妻子出門迎接。 五位老人在堂屋內寒暄幾句后就言歸正傳——核實族譜。王秉玉拿出自家珍藏的《王氏家譜》、《王氏家譜資料續編》、《王氏家譜世系圖》,賈留柱則從隨身攜帶的包中取出《賈氏族譜》、《王今遠年譜》、《賈汝礪墓志銘文》,王東海趕忙收拾桌子…… 一轉眼工夫,不到一米見方的低桌擺成了“族譜大全”,老人們戴上花鏡,不亦樂乎地比對起來,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 記者從材料中看到,王今遠(1706—1760),字乘黃,號用晦,曲周人,出身書香門弟,世代耕讀傳家,乾隆元年中進士,先后任山西垣曲縣知縣、山東長山縣知縣、鄒平縣知縣、東平州知州、濟寧州知州等職,為政清廉,著有《清白堂文存》,是當時著名的詩人。 “次女適平鄉林兒村賈作謀”賈留柱指著《王氏族譜》中“王今遠”下面一行小字興奮地說,“這和我們家譜的記載完全吻合,我就是賈作謀的后代。”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這里。 “按族譜來推,你和我爹都是王今遠八世子孫。我們是姑舅老親啊!”王東海掐指與賈留柱說。 “從今我們親戚又續上了,以后要多來往啊。”賈留柱補充道。 “咱們親人合個影吧!”在王秉玉老人的提議下,相機定格了老人們的燦爛笑容,圓了他們的尋親夢。 “今天能夠尋親成功,一多半的功勞要記在任建頭上。”賈留柱一再感謝任建。 那么,曲周文史青年任建在他尋親的過程中發揮了哪些作用呢? |
關鍵詞:邯鄲,邢臺,尋親,老人,清朝后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