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 河北企業“淘智”京津正當時
愿政府進一步搭好平臺 “為了獲得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公司成立之初,我們主動聯系了國內幾乎所有開設材料學專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效卻不明顯。”河北鎧朗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姚佑說,“一個原因是科研機構在該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更重要的原因則是,科研院所對于企業的主動訴求往往持較為謹慎的態度。” “我們怕遇到半分鐘熱度的企業。”北京某高校一名從事專利技術推介的老師坦言,“一些中小微民營企業的發展態勢并不穩定,有時候,合作協議簽署之后,研發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學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搞到半截,企業由于戰略方向轉移等多種原因,熱情越來越低,慢慢就放棄了,最后吃虧的是學校。” 對于中小微民營企業來講,“淘智”由于需要支付高額的資金,也使處于市場大浪中的企業“小舟”惴惴不安。 對此,有專家分析說:“科研機構與中小微企業之間的風險因素,使企業‘淘智’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中間人,這無疑就是政府。” “當地政府了解企業的實際情況,企業靠著政府有了更多底氣,有了政府的牽線搭橋,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信任度就會提高。”姚佑介紹,該企業近70%的“淘智”行為都有政府的保駕護航。 正是看到了中小微企業“淘智”過程中政府角色的重要性,近年來,我省多地政府都在積極“有所為”。 4月15日,天津大學與張家口市人民政府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致力于將張家口市打造成為天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張家口市將支持天津大學科技人員攜科研成果到該市創新創業,天津大學將組織專家解決該市的主導產業及企業亟須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逐步深化,各地政府特別是科技部門的協調作用將會越來越重要。 京津冀一體化的命題下,政府要搭平臺,還要掃障礙。 劉書延建議:“目前,京津冀收入水平、稅收政策等諸多要素還不對稱,‘淘智’京津的較高成本往往壓得某些中小微民營企業喘不過氣來,隨著協同發展的步伐逐漸加快,這些障礙還需政府幫助逐步掃清。”記者王博 |
關鍵詞:京津冀,企業,淘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