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城市掏糞工在“最后的胡同”堅守
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愛崗敬業、團結互助、勇于創新、甘于奉獻,都是勞動者一貫堅守的可貴品質。這些品質內化為勞動者的堅強力量,煥發熱情、釋放潛能,在日復一日的辛勤工作中破解難題、推動生產,實現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在2014年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本報記者深入各行各業,尋找蘊藏在千千萬萬勞動者中的積極向上的力量,并于今日起,推出“咱們工人有力量”五一勞動節特別報道。 清掏工人的工作時間是凌晨2時至5時。 一桶一桶倒進吸糞車。 橋西區清掏科的幾名清掏工人,在每天工作的胡同口合影。 現場 黑夜里,打著手電清掏廁所 漆黑的夜空下,只有公廁透出明亮的燈光,有些晃眼。人們都在沉睡,到處靜悄悄的。從中華大街沿永安路往東走不遠,右拐進入一個小胡同,就看到了這座公廁。此時是4月20日4時許,一名清掏工人用扁擔挑著兩個盛滿的糞桶,手拿著長柄舀勺,從公廁走出來。沒有路燈的地方,他就打開手電筒照亮,手電筒被拴上了一根繩子,斜跨在肩上。天氣微涼,他的頭上卻已冒出了汗。 離公廁不遠的地方,另一名工人輕輕敲著一戶人家的門。“誰呀?”等了一會兒后,屋里傳出一聲帶著睡意的詢問。“清掏糞便的!”又過了一會兒,一名男子披著一件衣服開了門,揉揉眼睛看了一眼清掏工人,把他讓進了小院。工人輕車熟路,打開別在腰間的手電筒,徑直走到廁所,幾分鐘就干完了活兒。男子隨后關上了大門。 吸糞車就停在路口。幾名挑著糞桶的工人陸續趕來,有人登上車,站在糞罐旁,一一接過大家遞上的糞桶,倒入糞罐里。4時30分許,清掏工作結束了。 他們從2時開始,已經工作了兩三個小時。借著路燈光,記者才看清他們的長相和穿著。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泥點子,確切地說是濺到身上的糞便。他們是橋西區衛生隊清掏科的清掏工人,年齡最大的61歲,最小的48歲。53歲的吳樹秋是轉業軍人,干這行已經30年了。其他人也都干了十幾、二十年。 講述 清掏200多座旱廁,堅守在“最后的胡同” 北橫街、恒豐胡同、人民胡同……這是石家莊裕華路以北、中山路以南,中華大街與站前街之間一片尚未拆遷改造的舊街老巷,低矮的平房或二層小樓、狹窄而幽長的街道,隱藏在市中心的繁華之中,被很多人稱為石家莊“最后的胡同”。這里,連同保晉南街一帶,是橋西區衛生隊清掏科工作的地方。 “100多座私廁加上50多座公廁,一共有200多座廁所,都是傳統的旱廁,需要人工清掏。這兩片平房區我們都是隔日清掏,每天產生的糞便有3噸多。”每名清掏工人每天都要挑三四十擔糞便,有的小街巷非常窄,吸糞車進不去,就只能由清掏工人挑到路口,每天走幾里地是常有的事兒。 為了盡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他們每天2時就開始工作。61歲的吳永洲和53歲的吳樹秋住在西崗頭,每天1點半出門,騎電動車半個小時到達工作地點。要是趕上下雨下雪,只能騎自行車,需要45分鐘。清掏工人的作息時間都很特別,很多人都是晚上看完新聞聯播就睡覺,在大多數人睡得正香的時候,他們就起床出門了。 吳樹秋干這行30多年了,他記得,30年前,清掏工分好幾個班組,工作地點覆蓋了橋西區的大部分區域。隨著城市建設的飛速發展,旱廁越來越少,清掏工也越來越少。到今天,橋西區只剩下這200多座廁所,吳樹秋和他的同事們仍然在堅守。他們的話語很樸實:“這個活兒又臟又臭,被人瞧不起,可總得有人干啊,咱不干誰干?” 隨著城市的建設和改造,吳樹秋和他的同事們,也許是石家莊最后的清掏工人。他們也盼著這兩片平房快點兒拆遷改造,居民能用上干凈舒適的沖水廁所,他們也告別這又臟又臭的活兒。 覺得全身都被“熏透了”,從不去人多的地方 這個工作,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逢年過節,一天也不能停。“居民家的私廁容量小,兩天不清就快滿了。”60歲的牛樹果說,下雪時小街巷難走,經常會摔倒。吸糞車的司機王更生,干過十幾年清掏工,年輕時有一次往吸糞車里倒糞便,腳下一滑從吸糞車上摔了下去,幸虧當時身體壯實。 “雖然工作時戴著手套,可糞便還是能滲到手上,每次干完活兒手都是黏的。糞便濺到眼里、嘴里,也是難免的,濺到身上就更多了!”48歲的沈金平說,有人還往廁所扔死老鼠、死狗什么的,都要由他們來清理。所以,大家出家門、進家門的第一件事,都是換衣服,現在條件好了,每天下了班都要洗個澡,衣服都放進地下室或者小房。 即使是這樣,因為長年累月跟糞便打交道,大家都覺得已被“熏透了”,不干活兒時,身上也有一股臭味,已經習慣了。不管是不是挑著糞桶,旁人都會掩鼻躲避,甚至有個別年輕人惡語相加、白眼相待。“我一年也去不了一次商場,買衣服都是讓家里人代勞,什么超市啊、廟會啊,凡是人多的地方,都不去。”王更生說,清掏工人都會自覺地遠離人群。 不過,他們心里不光有委屈,也有溫暖。人民胡同有兩個老太太,每次見到他們都會道聲“辛苦啦”,讓大家很舒心。工作這么多年,單位和社會給了他們不少榮譽,也讓他們感到欣慰。“石家莊的清掏工人,出過省勞模、全國勞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們的驕傲!” 榜樣 勞模張振盤: 勞模是國家給的榮譽咱不能給榮譽抹黑 81歲老人張振盤,是原石家莊市新華區衛生隊清掏班長,從1954年開始到退休后返聘,他在環衛清掏崗位上一干就是數十年,2009年5月,才因身體原因離開了衛生隊。 “那時每天凌晨3時就去上班,三個人負責清掏8噸到10噸糞便。”張振盤老人說,50多年里,他只看過3場電影,電影票還是單位發的。一次,他和3個工友相約看電影,可開場沒一會兒,周圍觀眾一個個掩鼻側目走開了。他們這才醒過味兒來,中途退場。后來,除了上級指定觀看的電影,他再沒進過影院。但他卻以出色的工作,數次榮獲國家級、省級、部級勞動模范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勞模是國家給的榮譽,戴上它就不能松半口氣,咱總不能給勞模的榮譽抹黑吧?”正因為有這種想法,從1991年開始直到退休,張振盤沒有休息過一個星期天,而且加班費也分文不要。對勞模這一榮譽,張振盤看得很重,但對勞模所帶來的一切利益又看得很淡。早些年,單位分房子時,他曾幾次發揚風格,將分給自己的房子讓給更需要的人。 如今,張振盤依舊住在省城南長街一幢老舊宿舍樓里,和對門共用一間廚房,一層四戶共用一間廁所。他的生活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難,老伴患有多種疾病,他前年剛剛做完眼部手術,僅醫藥費就花了十多萬元。“他以前清掏化糞池時,曾不慎跌進污井,落下眼疾。幾年前眼疾又犯了,他卻不告訴我們。直到疼得流眼淚,整日拿毛巾擦眼睛,我們才知道。”他的兒媳說,老人不愿給單位和孩子添麻煩,入院手術時還叮囑孩子們不要告訴領導。“他常說,要對得起黨和國家給他的榮譽。也常教育我們,要知足常樂。” 記者手記 堅守是一種力量 昨日凌晨5時許,天色微明,路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永安路的路燈也關閉了。站在路邊接受記者采訪的幾名清掏工人,不時回望一下路人好奇的眼神,顯得有些不自在了,幾次提醒記者:“差不多了吧?要不我們先回?” 他們已經習慣了遠離人群,習慣了躲避旁人、低調處事,主動把自己“邊緣化”。或許,正是這種積年養成的習慣,這種“舍得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忘我精神,讓他們能在這個多數人都不愿從事的崗位上一干就是二三十年。這是一種執著,也是一種堅守,堅守是一種力量。 城市的發展和變遷,必當牢記他們的堅守,他們日復一日的辛勤和堅守,也必會收獲人們的尊敬。
|
關鍵詞:石家莊,淘糞工,堅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