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南大郭村8輛公車拍賣45.5萬元引起轟動
8輛公車拍賣45.5萬元引起轟動 1700戶、8000人的南大郭村是邢臺市第一大城中村。規模之外又因它坐中城內,具備優越、豐富的地理資源,集體經濟模式讓村里一度變得富有。 或許是這個原因,與其他村不同,2008年南大郭村購買8輛公車,為9位“雙委”成員服務。 在現任南大郭村副書記范文卿眼中,村里養的8輛公車與當前形勢相悖,更不符合南大郭村村情,“說是公車,多為私用!”而每年一大筆養車費,讓人更意識到是在鋪張浪費。 2012年4月,村里選舉組建新“雙委”班子,范文卿從副主任升任副書記,這是他12年村干部生涯,首次主持全面工作。簡單地說,他終于有權干一番事業了。 這一番事業中的一項,就是如何把8輛公車處理掉。 村中事務看似簡單,卻暗藏各種復雜矛盾,拿掉公車涉及多方利益,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兒。從2012年4月當上副書記,范文卿和班子成員都在尋找合適時機。 進入2013年,中央提出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并倡導節約反對浪費。“是下狠心的時候了。”副書記范文卿和書記徐魁生一商量,“那就組織個拍賣會,公開公正地拍了那些車。” 今年2月25日,不同檔次8輛公車被掛牌出售。拍賣會當天,村里大約幾百名村民聚集到村委會大院,有56人在繳納了保證金后獲準參與競拍。 為了避免“暗箱操作”、“公車賤賣”嫌疑,村委會專門邀請了南大郭鎮干部和紀委工作人員參與監督,并對拍賣過程全程錄像。 最終拍賣公車帶來了不小的收益:8輛車拍賣所得45.5萬元。不僅如此,省去了這8輛車的養護、消耗費用,村集體每年可減少支出近15萬元。 一個城中村公開拍賣公車,這是不小的新聞,拍賣會被當地媒體關注。也因如此,南大郭村的“壯舉”引起轟動。有人稱,這是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深入到了農村、深入到了人心。 日前,邢臺市內南大郭村公開拍賣8輛公車。在當下城中村治理存在社會矛盾突出、復雜的背景下,公車拍賣這一事件具有十分典型的意義。在市、區、鎮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南大郭村這一事件折射出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的深入影響力。近日記者走入邢臺南大郭村,以公開拍賣公車為切入點,記錄一位村干部的興村的踐行和夢想。再以這座城中村的視角,呈現農村基層的興衰成敗,還有它們心中的“中國夢”。 帶頭舊村改造 幫八千村民圓夢 細心的村民不難發現,新一屆“雙委”與往屆截然不同。單說范文卿,56歲的人了,早上8點準時到村委會上班,下午很晚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往家返。 “村里的事兒說簡單也復雜,只要想做,左手右手都是事兒。”范文卿指著辦公室內自己寫的一幅字(“圓中國夢”),鏗鏘有力地說:“我和其他‘雙委’成員一樣,心中都有一個遠大的夢。”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夢呢? 范文卿說,就是讓南大郭村八千父老鄉親過上好日子,“‘雙委’成員起早貪黑鉚勁干,不就是為了實現這個夢嗎?” 外邊的人很少知道,當年的南大郭村是地地道道的小康村。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村中有14個集體企業,又因為地理優勢,周邊開著上百個集體門市,“那是一個輝煌的年代,大家都以自己是南大郭人而驕傲。” 好景不長。過了2000年進入21世紀,多種因素使然,集體企業說倒了就倒了,門市也逐漸被個人收購,如今的南大郭變得蕭條難治。 途經村中央的小黃河河道時常被垃圾侵占,私搭亂建遍布村民也習以為常。而今“臟亂差”已成為南大郭村新的代名詞。而且耕地越來越少,只剩下好地200多畝,“分下去,每家0.05畝。老百姓哪能不窮呢?而只靠打工掙錢,哪年哪月是個頭呢?” |
關鍵詞:邢臺,公車,拍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