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時評】新農村呼喚“王勝式”好干部
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梨花……望著眼前春意盎然的百果莊園,看門的大爺王春學心里卻像下了霜。想起王勝生前對自己的照顧,老人淚流不斷:“這么好的人咋說沒就沒了呢?”鄉親們心里念著的,就是內丘縣西石河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勝。2014年2月20日,他病逝在工作一線,年僅57歲。(4月9日《河北日報》) 王勝,一個扎根農村的黨員干部,一個40年如一日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的好黨員,一個改變本村貧窮落后面貌的好干部。他一心為民,始終牢記“扎下來”、“富起來”、“摳出來”理念,時刻帶著當一任村支書富一方村民的強烈政治責任感去發展農村經濟、服務群眾,用奉獻、清廉、忠誠、創業書寫了一個農村黨員干部的價值追求。 4月8日,《河北日報》頭版刊登了《鄉親們心里都念著他》一文,追記“燕趙追夢人·基層好干部”河北內丘縣西石河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勝。一個植根于基層工作40年,一個用生命詮釋了為民務實清廉的深刻內涵,一個用生命注釋了一名村支書的愛崗敬業、拼搏奉獻的好干部在2014年2月20日猝然離世,結束了自己57年的人生歲月,結束了自己40載鞠躬盡瘁的村支書工作。40年來,他以自己踏踏實實的勞動、公而忘私的服務、家鄉實實在在的發展向人民群眾釋放了一名村干部的高尚情懷,樹立了一名新農村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樹立起了基層黨員干部的豐碑。 他有一顆“扎下來”的癡心。基層苦、基層累、基層干活多受罪,尤其是農村工作。從1975年,年僅18歲,還是民辦教師的王勝,被公社書記找回村里當支部書記那天起,這一干就是40年,接近半個世紀的歲月,他把整個身心都奉獻給了農村發展事業。作為村支書不僅要把自己的地種好,還要把村里的日常工作做好,也要把村里的大事小情擺布好,家長里短處理好,更要把農村經濟發展好。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所有工作村支書都得操心,難免會有倦怠。可在王勝身上不但沒有倦怠,反而是扎根農村的癡心,促使他迸發出創業帶富的激情,戰勝農村自然條件困難的熱情,扶危助困的真情。所以,村民們心里一直念著他。 他有一顆“富起來”的倔心。“說一千、道一萬,啥都不如富了算。”這句話盡管有些偏頗,但卻道出了村民們渴望生活富裕的迫切愿望。王勝剛當上村黨支部書記時,常說:“都說西石河村富不起來,我就不信這個邪、不服這個勁。”正是他“富起來”的雄心,使他帶領村民闖出了具有本村特色的發展之路。挖大井、修水池、建水庫、帶領村民脫貧;修村路、通自來水、蓋教學樓、建礦泉水廠、開發百果莊園旅游,帶領村民致富。所以,村民們心里一直念著他。 他有一顆“摳出來”的公心。他把清廉當作修身正己的明鏡,把廉潔當作誠信自律的生命線,從不居功自傲,成為遠近聞名的“摳門書記”。而他“摳”的是自己,大方的是公家和群眾。他到市里辦事騎自行車,過年時彩旗自己做,住最便宜的旅館,吃小攤上的飯……一分錢,恨不得掰開花。可對群眾一點都不“摳”,幫助盲人開門診,給村民發福利。正是他“摳出來”的公心,才使村子有今天的成績。所以,村民們心里一直念著他。 一個平凡的人,悉心駐守著一個平凡的崗位,勾勒了一道不平凡的風景。這就是我們最美的“村支書”——王勝。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王勝式”好村支書引領。王勝同志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為民務實清廉的村支書贊歌,為黨員干部樹立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時代標桿。(杜稀秋 吳樹玲) |
關鍵詞:王勝,內丘,黨支部書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