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八旬農民12年守護無名烈士墓風雨無阻
本報駐邯鄲記者 邢云 通訊員 劉洪濤 楊勇文/圖 4月2日6時,邱縣香城固鎮北香城固村81歲村民王元波準時來到村西的烈士陵園,拿起掃帚清掃園內的雜物,輕輕擦去墓碑上的灰塵。從2002年起,10幾年來王元波天天如此,風雨無阻,守護著長眠在這里的英烈們。 農民為英烈立碑 據了解,王元波1955年參軍,1956年參加了國慶閱兵式,在北京集訓了3個月,這給他的內心帶來了極大的震動。“作為一名軍人,最看重的就是軍人的榮譽感。”王元波回憶當年參加閱兵式的情景時說。 3年后,王元波轉業回到家鄉。他從小就知道村南有一片小墳頭,大人們常講那里埋的是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香城固誘伏戰中犧牲的無名英雄的尸骨。由于當過兵,對軍人的榮譽感深有感觸,他當時在心里就決定要把這些英雄好好安葬,為英雄們立一塊碑。 后來,王元波擔任了村支部書記,但那時候,村里收入低,每次走到村口南,看見那片荒蕪的烈士墳頭,王元波都喟嘆不已。 隨著經濟發展,村里靠養殖業漸漸富裕起來了,王元波在征得村民同意后,決定把這些無名烈士的墳墓遷移到村西河沿上的公共墓地里好好安葬。 2001年,縣里出臺了“十大民心工程”惠民新政策,其中包括為香城固誘伏戰中犧牲的烈士建陵園。王元波得知后,跑到民政部門,把自己早就醞釀建陵園的想法反映了上去,最終縣里同意為香城固誘伏戰中犧牲的27名無名烈士建一座紀念碑。 王元波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12年守護烈士無怨無悔 2002年,陵園終于建起來了。但陵園面臨著無人管理而再度荒廢的境況,這時候已經69歲的王元波決定自己來守護這個陵園,守護這些無名烈士。 英烈值得尊敬,守護英烈同樣感人至深。王元波每天一大早就來到陵園,鏟鏟院里的雜草,清理一下角角落落的雜物,擦去覆蓋在墓碑上的塵土等。每年快到清明節的時候,他都要提前采來一大捆鮮花,整齊地擺放在墓碑前,然后倒上幾盅酒。他這一守就是12年。 烈士陵園附近的村民,提起王元波都不由得豎起大拇指。村民王里華說:“他不圖名不圖利,堅持了這么多年,真不容易!” 因為每天在烈士陵園忙碌,王元波將家里的活都丟下了。王元波有4個兒子,孩子們都在縣城成家立業,孩子們多次要他到縣城里安度晚年,都被他婉言拒絕。而子女們也對父親的選擇表示理解和尊重。 王元波說:“我守護烈士陵園不是為了圖錢,要是為了錢我不會想盡辦法建起這個陵園,不會在這兒守這么多年,我是為了守護這份榮譽,一個軍人的榮譽。” |
關鍵詞:農民,守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