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德”背后是“人德”
7300萬人口,1470萬駕駛人,1580.6萬輛機動車……不知不覺間,我們已駛入了汽車社會。然而,一起起特大、重大交通事故的慘烈畫面,卻讓人們在戰栗后怕、聞到濃濃血腥味的同時,看到了“車德”的缺失。 有什么樣的社會生活方式,就應該有什么樣的行為規范、道德修養。今天,當汽車成為人們須臾難離的交通工具,當開車成為一種重要的生活方式,以什么樣的行為規范、道德準則開車,就成了一個必須回答好的問題,而“車德”自然也就應該是個人道德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正如商業社會“無誠信不道德”、法治社會“無公正不道德”,在汽車社會,無論是對于個人還是整個社會,“無車德”同樣“不道德”。從這個角度講,“車德”背后是“人德”,車禍背后是“人禍”。 用什么樣的行為模式生活,就會養成什么樣的道德。主要生活方式中的行為模式,往往會投射于生活的各個領域。在開車時經常為自己先行一步而隨意變道,在超市、銀行、車站排隊時就難免會擁擠加塞;開車過程中總是不禮讓路人,日常生活中也很難尊重、同情弱者;開車時總想斗氣飆車,下車后也就難言平和謙讓……從這個角度講,在如今這樣一個汽車社會,培樹“車德”就是培樹“人德”,甚至可以說,只有培樹起健康的“車德”,才能培樹起健全的“人德”。 開車如做人,“車德”即“人德”。我們由衷地希望,在看到這組報道后,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自覺地講求“車德”,并在講求“車德”中更好地培樹“人德”。如此,我們就既能給“危險的汽車”拴上道德的韁繩,也能給社會道德建設增添新的動力。 |
關鍵詞:車德,文明駕駛,禮讓行人 |
責任編輯:王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