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畫家自建博物館傳播平泉歷史文化
3月29日上午,平泉縣41歲的殘疾畫家蕭詩建終于實現了自己籌建博物館的夢想。這處位于平泉縣城鬧市區的博物館今后將免費向百姓開發。 蕭詩建6歲時不幸患上小兒麻痹,從此雙拐便代替了他的雙腿。盡管行動不便,家境貧寒,但身殘志堅的蕭詩建不愿向命運低頭,從小喜歡畫畫的他,一心踏上了藝術之路。 18歲時,蕭詩建考入河北服裝工業學校學習服裝設計。1995年,蕭詩建大學畢業后,由于學習成績優秀,便順利進入平泉縣職教中心,成了一名美術教師。“我們家里很窮,當時工資只有200元,生活確實很艱難。”蕭詩建說,為了貼補家用,他利用業余時間做起了服裝生意,“在背心上畫畫,當時賣得很好。”盡管他行動不便,但通過藝術創作結識了許多好朋友,“各行各業的都有,他們對我幫助了許多。” 據了解,蕭詩建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創造空間。“我妻子一直在做服裝生意,加上我畫畫,家里積攢了一些積蓄。七八年前,我就萌生了開設畫館和博物館的想法。”蕭詩建說,他把想法告訴給朋友后,大家都表示非常支持他的想法。“有的表示愿意出錢,有的表示提供藝術作品。”蕭詩建告訴記者,平泉縣是“契丹族源”,當地積淀了濃厚的遼金契丹文化。“盡管大家都在說遼金契丹文化,但普通老百姓由于沒有機會接觸這方面的知識,造成當地百姓對平泉的歷史都不太了解。于是,這幾年我就有意識地搜集一些遼金契丹時期的瓷器、陶器、玉器等物品。現在大約有50件左右的藏品,其中有我淘到的,也有朋友捐助的。”記者在剛剛落成的博物館內看到,一樓為展廳,二樓是畫室,地下室是書畫裝裱車間。在展廳里陳列著不少遼金時期的物品,其中有真品,也有仿品。“比如說反映當時生活的畫作,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里有,我們經過多次溝通,用不菲的價格取得了他們的授權,印制了高仿畫。”蕭詩建說,自己博物館盡管并不算大,但也是他和許多朋友的心血。“我們就是希望每一名來參觀的人,都能在這里學到一些遼金契丹文化知識。” |
關鍵詞:承德,博物館,平泉,殘疾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