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土樓”村之嬗變:新民居建設就要強富美
地熱供暖。長城網 張世豪 攝 新民居建設:建三輩子都住不壞的房子 “當初搞新民居建設,老百姓最關心的是房屋的質量安全和冬季取暖問題。”土樓勝利村村主任劉秀嶺說。 2010年開始謀劃新民居建設時,不少人家已經蓋起了新房,一些人擔心房屋的被建設成為“豆腐渣”;另外一些人對地熱供暖不了解,擔心新房子不如老房子暖和。 為了打消村民的各種顧慮,村里組織近300人次到縣域內示范村實地觀摩。這些人員先后到固安的溫泉小區了解地熱供暖情況;隨后又前往一些新民居建設試點村了解戶型、裝修等細節。村民代表參觀考察歸來后向其他村民介紹情況,講述相關政策制度,以此來贏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最開始心里也是沒底的,但是看到設計圖紙后,就同意進行拆遷了。”劉國花此前曾從事建筑行業工作,對工程建設比較了解,看到圖紙后就放心了。 “一套房子有25顆構造柱,建設的標準能夠抗7級地震;對照新民居建設的政策,我算了一筆賬,發現賺了,就很痛快地答應搬遷。”劉國花家的房子是在2004年蓋的,有5間正房,并配有耳房。 為了保證房屋建設的質量,村干部、黨員、村民代表、懂建筑的瓦木工組成專門的監督小組,對房屋建設質量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監督;同時,其他村民也可以到現場觀看施工,并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工程質量存在問題,直接推倒重建”。 冬季供暖期能否得到充足的熱,這是新民居建設中村民關心的又一個問題。 “我們這里處于地熱帶,投資打了一眼供熱溫泉井,出水溫度能夠達到73.1℃,能夠直接入戶為群眾供暖。”張鎖說。冬天,室溫能夠維持在20℃左右,比起燒土炕和鍋爐“暖和多了”。 “每平方米的取暖費用也就五塊錢,一年算下來最多七八百,比以前省多了。”劉國花是村里的會計,他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前燒煤球,暖和的地方只是一間屋子,而且一冬天要燒掉一千多塊,每塊煤球一元多;如果燒鍋爐,一冬天也得燒掉上千元的煤。“燒煤球、燒煤都產生廢渣,還污染環境。” “房子的地基都是挖了一米多深,而以前是大坑的地方地基深兩米多,還用鋼筋澆筑,這房子三輩子都住不壞。”56歲的村民劉強說。 |
關鍵詞:土樓,新民居,美麗鄉村,廊坊 |